第0214章荷塘初春(第2 / 4页)
还有就是随处可见、高入云端的毛白杨。
这种树,看它时非得仰视不可,足见它的高傲,而它外表的朴实、厚重,又让人感到十分的亲和,赵卫东一边慢慢走着,一边欣赏着华清园独有的风景线。
白色的典雅的欧式建筑。
上面有清人“那桐”的题字——华清园。
京城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布局,京城的规划源自《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弯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给除九轨,左袒右社,面朝后市”。
他知道京城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文明建筑最多的城市。
这里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巍峨的城墙,这里有温馨宁静的四合院,这里还有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建筑。
华清园给人一种庄重、幽静的感觉。
赵卫东走到华清园,新林院8号这座教授楼,站在楼前注视着,这里,曾是高朋云集的场所,林徽因女士、梁思成先生,结交了很多的作家、艺术家、教授、学者,出入皆才俊,往来无白丁。
常客中有金岳霖、梁宗岱、朱光潜、沈从文、周培源……
等等都是饱学之士。
他们一起常来谈诗论艺,研究学术,这些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大师们,聚集一起聊天,享受着,领悟着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真谛。
彼此之间扩大知识视野,养成一种较全面的文化气质。
启发着自我学识的思维。
走着走着,赵卫东走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其实并不大,却生得玲珑,来的清秀,透出一层清净平和的气息。
荷塘的南面是一栋画廊,其它三面为丛林掩映,将荷塘隔离出来,自为一景。塘边是石头铺的曲径,四周水柳,垂碧而下,拂着水面,那水柳为数不多,却疏朗有致。
几处冬枝,也着实耐人寻味。
叶子微泛着绿意,淡黄的底子柔意适人。
宛若散发淑贤贞静之气的少妇,朱自清清秀的雕像,端坐荷塘北边,稍拎衣襟,虽则是人雕,却不见骄意,恰似自然的手笔。
轻轻之一抹,便融在其中了。
塘边坐着一位姑娘,在执笔作画,赵卫东看着背影有点熟悉的感觉,走近观赏,她画的是初春中的荷塘,一片残荷败柳中孕育出,点点溢出的青翠,赵卫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