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1章特别训练(第2 / 4页)
最为麻烦是叶晓芳。
她打通任督时间很短,功力比较浅,为此赵卫东为了为她几乎耗尽全身功力,差点到了功力全废,甚至危及生命的地步,幸好笪铃君发现不对劲,把她打通大周天循环后的功力全部输入赵卫东的体内,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终于逢凶化吉、否极泰来。
事后赵卫东调整了三天,才恢复过来,以后这样的事情实再要谨慎,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接着就是开始对她们进行特训,首先是传授她们正统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由于她们都是打通大周天循环的超级高手,而杨式太极拳学习讲究的是形与意,形就是套路,容易学,意就是内气引导,这是最难的。因此最难的她们已经解决了。
这些对她们来说不难。
在套路的学习上,因为她们已经开辟了大周天循环,脑域得到深度的开发,记忆力、学习能力以及各种能力大幅度提高,所以学习得很快。
并且在短时间内达到熟练的程度。
但其精髓仍然在于它那阴阳相济的技击功能。
太极拳,如果抽掉了它的技击含义,则失去了它的真谛,所以不讲技击的太极拳套路,不是完整的套路;不讲实战用法的太极拳传人,不是合格的传人,有些练拳或传拳数十年,而不清楚其技击含义,眼神不知所向,力点不知所在。
那么他的拳永远难以打出,太极拳应有的气势和神韵。
赵卫东强调,拳要随意发,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实战没有固定模式,要完全解放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不能受任何规则、套路的限制。
要随心所欲的表达自我,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杨氏太极拳术,作为古代武术的一种形式,其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均是以杀敌防身为基础的,这是由它的萌生与发展而决定的,它的核心是技击,它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也能自卫防身、抗暴搏击。
赵卫东还介绍了。
早期杨氏太极拳的推手和散手技击。
拿脉扣筋、反关节、膝打、腿绊、肘击等技法,咸丰年间,先祖杨禄禅应邀进京授拳,挫败群英,荣称“杨无敌”。
证实当初的杨氏太极拳术“无敌手”。
也说明早期杨氏太极拳是打出来的,不是推手推出来的,推手是杨氏太极拳训练方法和手段。
它只能表达推的作用,无法表达打的作用。
推手是杨氏太极拳应用过渡阶段,定步推手是练“沾粘连随”及腰腿转换之功夫,活步、大捋推手是练身势活泼、脚步轻快、进退跟随之功夫,散手是练手眼身步法功夫,是技击必须之路。
太极拳是拳术,技击性是拳术之魂。
技击太极拳是真打实战的功夫,不是推手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