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赏赐(第3 / 5页)
随父抬旗后,婚嫁事就掌握在帝王一念之间。淑宁无法主观改变,只能努力适应。汉家诗赋与蒙古话都努力掌握些,被指到哪儿都至少别在言语交流上有障碍。
如今这点子小心思不就起了大作用么?
得知她会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话后,太后大喜,对她好一番夸赞不算。
还嘱她若有空,就辛苦她多给太皇太后做几道美味、新巧又开胃的膳食。只要不浪费,便奢华些也无妨。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辛苦多年,辅佐两代帝王。有功劳也有苦劳,多享受些个也是天经地义云云。
淑宁下意识地抬头瞧了瞧太皇太后,见她面上并无不虞后,才忙不迭答应下来:“有机会为太皇太后效劳,乃奴婢三生有幸,哪敢当太后娘娘一句辛苦?”
上位者的饮食喜好乃是禁忌,为免暴露偏好给歹人可乘之机,甚至一般食不过三筷。
淑宁也不敢问。
只从太皇太后夸过她松花鸡卷跟锦州扒鸡做得地道,再结合老人家出身科尔沁草原,后嫁到盛京在其地生活多年的经历上,猜测她应该更偏北地口味。
一菜九只鸡都被质疑了,那材料上就应避免过于奢华昂贵。
没等回到永和宫,淑宁心里就已经大致有了谱儿。
回到永和宫,就见圣上驾临且……且正在享用那没有凤的凤育九雏?
淑宁结结实实愣住,连行礼的动作都慢了半拍。
木呆呆的小模样看得随驾的阿灵阿皱眉,赶紧轻咳提醒了下。淑宁福身:“奴婢乌雅氏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谢皇上。”
“听说你大清早起来给太皇太后做膳食,结果香味流传甚远,惹东西六宫怨声载道。赶着朕来瞧德妃母女,便顺道儿尝了下,果然人间美味且心思精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