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孙坚曹操刘跑跑(第2 / 3页)
——攀扯上了,也光荣不到哪去:那是蛮夷“楚国”、“越国”的人物,不够“高大上”。
~~~~
孙坚和曹操,都是公元155年出生的,比刘备大六岁。
如果单看孙坚的履历,也许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可要是对照同一时期的曹操,他在干些什么,大家就能发现孙坚,是多么的传奇。
十六岁,县政府科员孙坚,在乘船出行时,目击了海盗们的分赃现场。
少年孙坚,展现出了过人的表演天赋,成功扮演了一位正在指挥军队进剿的军官角色。
后人冒充军官,骗财骗色,啧啧啧,真没出息!
看看人家孙坚!
海盗们老远一看,“哟,这威风凛凛的军官,一看就不是文工团里面充数的!”
吓的强盗们扔下财宝,撒腿儿就跑。
孙坚紧接着,又展示了他的格斗技巧,独自一人赶上前去,当场打死海盗一名
——有可能是海盗里面,体质最弱、还不幸崴了脚的倒霉鬼。
此战,使得孙坚一举成名,被郡里“有关部门”,给他安排了一个城管大队、代理大队长的职务。
十七岁,孙坚招募了一千多名民兵,与正规军配合,一举击溃反贼数万!
这下子孙坚鸟枪换炮,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朝廷命官,出任县丞。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自此,凡是有父老乡亲去投奔他的,他都帮上一把,慷慨解囊。
真不知道,区区四百石小县县丞,哪来那么多钱做“礼金”、“招待费”。
——大家就别问他的钱,是从何而来了,问了也不告诉你。
哪有官员靠俸禄过日子的
那像什么话!
真是“富贵不忘相亲”的典范呐!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之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乡里乡亲的,提一把蕨菜、三两只螃蟹,要不就顺手在河边捡一条吐泡泡、晒太阳的王八去“看望”孙坚。
人家孙坚,毫不嫌弃礼轻,都是好酒好菜招待、客客气气问话:“侬家里可还好二妞该嫁人了好伐今年,粮食还够吃不啦村口那赵寡妇,没怎么去串门罢……”
接地气!
~~~~
同一时期的曹操,还在学习《孙子兵法》,天天在上面画圈圈,要考的!
曹操还有一个毛病:对不肯评价自己的评论家、大v们,务必要追着他们,一个劲儿的死缠烂打,非得让他们给自己一个五星好评,才肯罢休……
——还不给返现那种。
同一时期的刘备,则是和邻居家的小孩儿,一起在大桑树底下,尿尿和泥巴、搬石头玩过家家。
孙坚从十七岁的雨季,一直混到二十八岁的孩子他爹,并从扬州刺史部,调到了徐州刺史部。
从莺莺燕燕的江南,整到了“礼仪之乡”的苏北…
孙坚拖家带口、背井离乡、跋山涉水、跨过长江,所到之处甚有声望。
但,十一年过去了,他还是一个副县长级别的地方官员。
那个年代,搬一次家,着实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