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用爱去感化他们(第2 / 3页)
给你弄回来一个从良了的婆娘,难不成还得给你打包票:放心,她一辈子都不会红杏出墙的!
——谁敢保证
给你弄回家了,管不管得住,那得看你的驾驭能力、看你喂不喂得饱她了。
家里吃不饱,你还好意思怪人家出去下馆子、偷零嘴儿
~~~~
“那,缉熙贤弟,你可有把握招降板楯蛮”孔融放下酒樽,正色问道。
我都晋级成「贤弟」了
“有凛君蛮的先例、有孔君的感召…如若孔君愿意「用爱去感化他们」的话,我便有八、九成把握招安他们。彼等不过是讨口饭吃罢了,叫花子般的穷鬼而已。”
“用爱去感化”孔融一下子愣住了,“难道不应当是用大义去感召么”
“呵呵,彼等连字都不认识,哪晓得甚「大义」!”文呈颇不以为然。
有道理
「不通经史,不知大义」,此为儒家教训人的口头禅。
文呈信心满满,“只需喂饱了彼等,他们自然会乖乖地,卧在墙根底下晒太阳、捉虱子。此等流寇有了吃的,何苦东奔西跑的去寻食”
“那县寺里,可有足够的钱粮养活彼等”孔融担忧,“休要养蛇不成,遭蛇噬。”
文呈点点头:“最近数月,县仓入项大增,增加三两万归附之民,尚能应对。”
言罢,自怀着掏出一小包东西;
打开以后,放在孔小二面前:“孔君请看此物。”
孔融定睛一看,此物乃是黄白黄白的细砂石模样,却又不是砂石。
不禁抬头问道:“此乃何物”
文呈道:“此乃雪糖,是用交州运回的「柘」所制。因其甜如蜜、雪白如雪,故得此名。”
孔融伸指蘸着尝了一尝:“甚好甚好,其价值不菲罢”
“成本很低廉、售价不菲,可为县寺带来极大的税赋入项!”
~~~~
脱色技术还不过关,现在做不出来真正的「白砂糖」。
即便是这种品相的白糖,也足以卖出天价了!
糖,可以使人感觉愉悦、可以迅速补充能量;
汉代的饴糖、蜂糖,贵的吓人。
文呈解释道:“此乃试制,数量极少。待到明年,老君山野民大规模种植甜柘,此处野民有了生计,也可纳土归流矣!当不至于再以劫掠为生了。”
“哈哈哈!善、善,善!”
孔融心中豁然开朗,连声夸赞:“不愧是吾之良驹、县寺中头号干吏也!”
“若是吾有朝一日,得以位列三公,还望缉熙贤弟,能够来辅佐于吾,哈哈哈…”孔小二的支票满天飞。
“一定一定。吟诗劣于讲学,骂座恶于足恭。两而揆之[两相比较之下],宁为薄幸狂夫,不作厚颜君子!”
文呈投其所好,“先行谢过孔君简拔之恩了!”
——孔融性格疏狂、张扬。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很喜欢叛经离道、语出惊人,以彰显自己的德艺双馨、高人一等;
这是一位属于过了青春期、没熬过漫长叛逆期的中二青年;
东汉顶配版
~~~~
文呈接着说:“只是…”
孔融已经咕噜噜下去半坛美酒;此时心情大好,亲切地拍拍文呈的肩膀,
很诚挚地说道:“缉熙贤弟无需吞吞吐吐,有何计较,尽管说来!”
“只是,我等防守汉安县城有余;那板楯蛮若是惊扰乡里…”文呈依旧玩泥鳅,滑不溜手的。
“唔,只能上报州郡,请彼等出兵清剿蛮夷了。缉熙贤弟全力保住县城不失,便是大功一件;至于各乡里…自求多福罢;如此行事也是无奈之举啊!”孔小二一副颇感无奈的样子。
孔融是连“国”都不感兴趣的人,“家”才是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