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风投买卖没保障(第2 / 3页)
内地邮台、亭台除了有报讯送信、警戒一地匪情之外,还管治安、负责接待过往官员。
相当于派出所、加武警、加国营宾馆、加邮政局。
收拾这些黑的见不到底色、贪赃枉法猖狂无比的亭台,得等到…
一切计划,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
这一日,县寺门口竟然有人手举状纸、用竹竿拉横幅喊冤!
刚刚严打过后不久,城里乡下都平静似水、一片祥和安宁…
居然还有人受了委屈、还采取跪大门、扯横幅这种过激方式来告状
多稀罕呐!
没两刻钟,围观群众就把县寺大门口挤的跟集市一样,喧嚣无比热闹非凡;
引得买瓜果、卖煎饼、卖瓜子酸浆水的小贩们,都跑过来揽生意了!
现今,县寺里的大小官吏们,都比较温柔;
那些税吏、城门吏、求盗们,待人接物也比较客气;杂役们更是没了往日那种趾高气扬、吆五喝六的模样。
小贩们也就不那么畏惧衙门了,才跑来县寺大门口做生意…
~~~~
“告状去找杨大人啊,他才是正主。”文呈望着前来通禀的门子;
一本正经推托:“又不是被强人打劫了,需要县尉调兵前去清剿。”
“咳咳咳;小的就是从杨大人那边过来的;”
门子献媚道:“县寺里,就数文君你高看小的们一眼;小的哪能给公务繁重的文君添麻烦呢。这不,杨大人说,关系到游徼事,归县尉管。”
“瞎说。”
文呈自然不会无利也往前凑,“那是牵涉民间金钱纠葛,理当由掌民事的县丞管;还是去找杨大人罢!”
踢皮球谁都会,随便踢踢,水平也不会比那些「臭豆腐炖猪脚」的锅足水平低。
前来告状的,自然是花了一万五千贯钱,买回家一颗“碗厂乡游徼”铜印的章余、章豪强了。
钱都快被文呈花光,哪还愿意管这种狗屁倒灶的事儿。
衙门里,县丞与代县尉在蹴鞠,章余在门口拉横幅喊冤!
作为县寺二把手的杨大人,终究还是坐不住了,亲自跑到文呈的公房里来协商,颇有江湖人讲数的架势。
“缉熙老弟呀,这事儿,可不能这么办!”杨大人一脸严肃。
“哪咋办还请杨君教我。”文呈谦让温和。
“事关将官职私相授受,真闹将起来,终究不是个办法”杨大人很不舒服。
心想:我又一文钱好处没捞着,何苦惹身臊
杨大人语重心长的说道:“就怕引起刘使君、刺史府都邮们的注意呐!不可掉以轻心。”
搬出刺史刘隽、刘隽属下负责巡视益州各县的都邮来威胁我
呵呵…杨大人呐,要不,咱们比比谁是兔子、谁是猫鼬,看看谁的胆子大
“这事儿…若是招来都邮前来巡查,也未必是坏事。”
文呈装作不懂那些都邮们有多贪婪,作大义凛然状:“咱们县寺里,竟然腐败至斯,让上官们来捉捉硕鼠,不也挺好吗”
“屁!”
杨大人瞬间鸡眼…急眼了:“咱们县寺里的,也配叫硕鼠那些州里的都邮、门客们,才是真正的硕鼠哩!咱们也就是小耗子。”
“那些毛驴!”杨大人也失了儒子风度,破口大骂!
只见他沉浸在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以前,孔君没来汉安县履职时,那些毛驴子才是月月来汉安县打秋风、找茬儿、栽赃、寻痛脚跟儿!想方设法敲诈勒索。”
历史上以贪腐残暴出名的刘隽,属下当然没有一个好东西,成天满益州乱窜,替刘隽、也替自己捞钱。
杨大人为官多年,深知这些人来了汉安县的话,会造成多大的危害!
~~~~
“唉,朝廷那边才是卖官鬻爵;王霸王佐吏这算个毛。”
杨大人有点不忿,“顶多算骗冤大头、宰肥羊吃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