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乞丐也是有等级的(第2 / 3页)
由于是越溪河拐弯冲积出来的良田,加上沟渠齐备、旱涝无忧,是汉安县地界上,一等一的良田沃土。
两户徒附人家比邻而居。
一户姓周,两兄弟加一位嫂嫂、一儿一女,五口人;还有……两头猪、三只鸡。
另外一户姓郑,家中有母亲,小两口年龄不大;只有一个白白净净四岁的小子、五只三个月大的鸭子。
——能宰了,加酸萝卜,鲜!
想啥呢酸萝卜老鸭汤……难不成,你还想吃人嗦
……
文呈让伍良,将两户人家唤到一个小小的场坝里,说了自己打算卖地的事儿。
至于下一个主家,需不需要这两家耕种,谁也说不来……也许人家儿子多,几十亩地而已,人家自己都种了。
那周氏两兄弟、郑家小两口一听,脸色当即就变得苍白。
郑家老母,其实并不老;那眼泪,唰唰唰就默默地流下来了;周氏嫂子,忍不住抽噎起来……
唉,家无余财万事哀,一点点抗风险的能力,都没有。
文家比较厚道,收取了租子以后,从不过来叨扰周郑两家。
待到山上橘子熟了,两家去城里卖橘子,顺便给文家送一点。
加上一些菜蔬、野菌之类的,人家文家,都会回馈一些旧衣物、几个煎饼啥的,从来不会白拿。
更不用说,别家的徒附,三天两头还得给主家白干活,时不时被主家叫去做这做那;
甚至连自家的婆娘儿女,都保不住自己的身子,陪伺主家的事情,司空见惯。
诸君还别不相信:衙门官吏去下乡,里正叫村里婆姨女子,前去伺候、晚上陪睡,这些婆姨女子,哪来的
——不是隶奴、就是徒附家的。
事后,给徒附家二斤冷肉、或者几斤米粮,都算有良心的;一文不给,你也得忍着!
有本事你走啊。
信不信你出不了十里之地,亭长、求盗就能以无路条、无户籍,怀疑你是“逃奴”,直接抓你进亭狱。
最终的结局无非就是:在亭狱挨上一顿打,被主家保回去,再挨上一顿揍!
——托请亭舍的官吏,不要人情、不用钱帛的吗
看你个穷鬼,拿啥来顶账
今年加二成田赋、老婆今夜陪大爷,算是顶点利息!
要么主家脸面不够,亭舍不买主家的帐,直接在亭舍被人糟蹋了,过几天再卖给牙婆,倒手就成了别人家的隶奴……比当徒附还更不如。
……
乱世吃人,真不是说说而已。
都是血淋淋的残酷现实!
是无数底层民众的尸骸,堆积起来的历史!
……鲁大师翻开历史书,他只看见两个字……
……
文呈也是深深地一声叹息:自己本事就这么大,救的了一家,又能救的下几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