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 115 章(第2 / 3页)
等到走到那片地方,实话实说,确实比纪墨那块儿地远了些,却也不算完全出圈,还在里圈范围之内,算不得真正被排挤。
还没到地方就看到蹲在那里的纪桑,人群之中他绝对不是最显眼的那个,纪墨却最先注意到他,加快了脚步往前跑,一定要在纪明之前赶过去!
纪明发现身边儿的小孩儿越过自己跑过去的时候,也没在意笑了一下,保持着之前的步速走在了后面,纪墨快要靠近的时候反而停下来了,他不认识这边儿种植的是什么药草,不敢随便乱踩,小心地走在行距之间,慢慢靠近纪桑。
一个小孩子跑过来这样的动静大家都注意到了,纪桑也掀起眼皮看了一眼,说话的声音顿了一下,没有回避,继续跟他们说着自己带回来的舊乌藤的好处,因跟现在种植的药草错了季节,又是藤蔓植物,便是生长在同一处地方,彼此也能做到互不干涉,若是配合得好,互相促进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个时节已经过了春来播种的时候,大部分的地都种上了,为了一种新的药草重新种植,显然是有些不合适的,纪家对药草从不轻忽,不可能把长得好好的没到时候的药草都拔了,但种子又是要种的,是不是能长,长得好不好,都需要慢慢试验,纪桑就提出了可以先种舊乌藤,这个不是太挑地,但就如所有的藤蔓植物一样,它未必要缠绕什么,但若是周围什么都没有,单单有它,反而会长不好,如此,跟药草混种也就没什么了。
纪桑带回来的种子也不多,用不到多大的地方,倒是不必担心地不够用的问题。
他一边说着舊乌藤的种植要点,一边身体力行地拿着小巧的药锄挖坑,还会伸手指进去看看湿润度,颗粒度之类的具体问题,做这些的时候,他会对着周围的人解释一二,说明舊乌藤的生长环境是如何的,作为藤蔓植物的通病,舊乌藤的根系不会特别发达,需要的土壤就是比较松散容易扎根的那种,除此之外,还有需要的水量是怎样的……
口述过程中,他不时会侧头看一眼蹲在自己身边儿满脸认真的纪墨,对方听得恨不得拿个笔记录下来,这种适合总结的知识要点什么的,到底还是让纪墨有种惯性记录的冲动。
然而,手边儿没有纸,同样没有笔,另外更悲催的是,这个世界的文字语言其实是又变了的。
从婴儿时期学一门语言对纪墨来说不算是很难的事情,他觉得系统给自己的外挂可能是记忆力好,让他学起语言来颇为轻松,但要是仅凭着记忆力好,就能无师自通文字的话,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如纪家这样的人家,也会记录一些东西,但更多是凭脑子记录,而不是文字,所以家中日常出现的文字不是没有,而是太少,少到就算是用足了心思,识字量也不会超过二十。
如年画门神那种风俗画像是存在的,但上面的文字也不会超过五个,更多还是没有文字的,理由很简单,价钱相差太大。
写封信都要让人代笔,另外给钱的时代,凭什么觉得多一个字不会多收一份钱呢?
不知道雕版印刷有没有,反正纪墨还没见过正经的书籍,唯一写满字的就是族谱和祠堂之中的祖宗牌位了。
然而,他能够拿着族谱随便翻阅,或者指着祖宗牌位问那是什么字吗?祭祖的时候只能排在后面,连大门门槛都摸不着的纪墨视力也没好到那么远的距离都能看清最里面牌位上的文字的程度。
剩下的就是墓碑上面会有刻字了,但多数也极为简单,不可能给小孩子解释都是什么,没有自家后辈直说长辈名字的,所以纪墨现在也算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盲,笔记什么的,还是不要想了。
他当然可以用自己认识的字记录,但那种不是真正的鬼画符,毕竟还是有规律的,若是让人看出来问起来,该怎么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