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贻笑大方(第2 / 3页)
玩儿当然是图个新鲜,她俩在剧组呆了七八天后就腻了。</p>
黄瀚来就是干活儿的,忙啊!基本上没时间陪萧蔷和陆瑶。</p>
于是乎成文阁开车带着她俩把周边风景都玩了个遍,三人的脸都晒黑了。</p>
七月末,黄瀚一行终于回了家,到达三水市时已经接近午夜十二点。</p>
回来了当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p>
因为此时的夜里公路上基本上没有路灯,乌漆嘛黑的,黄瀚担心安全不敢让陆瑶开,都是亲自开车,一路风尘仆仆,累得够呛。</p>
车开不到陆瑶家门口,黄瀚把桑塔拉停在巷子口,步行送她回家。</p>
陆玉琪夫妻俩单位效益好,提留的业务费多,故而收入高。</p>
三水市国营单位或者股份制公司的收入高很大原因是黄瀚造成的。</p>
说实话,替单位一年创造几十几百万效益,主要领导只能拿一百多块钱工资,好意思抓人家贪污受贿吗?</p>
付出跟得到差距大得令人发指,这样的企业哪有可能保持效益良好?</p>
所以利润中提留最高上限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二用于业务费,用于发奖金,这个政策深得人心。</p>
上级不支持、不反对,相当于默认了。</p>
所以三水市绝大多数效益良好的国营单位,干部、职工都不穷,因为明面上的奖金、工资有两三百,暗地里还有业务费可以分。</p>
业务费不是平均分配,基本上做到了谁业务做得大,谁业务费分得多。</p>
如陆玉琪、黄道武、王慧、陆惠等等业务能手,一个月结余一两千业务费甚至于更多都不新鲜。</p>
所以三水市买得起商品房的干部、职工越来越多,故而人心安定。</p>
陆玉琪和陆惠特别相信黄瀚,他们家不仅仅在沪城买了房子,在步行街有门面房的产权,还买了一套家园集团的商品房。</p>
因为老宅地方大,八一年翻建过,都是新房子,加上院子,占地面积有五百平方。</p>
院子里有几棵银杏树,有郁郁葱葱的葡萄架,还有金鱼池,所以一家子还是住在老宅,商品房租掉了。</p>
两千年后,银杏价格一跌再跌,已经跌到一分钱利润都没有。</p>
此时截然不同,一斤银杏三四十块还不愁卖,都是外贸公司现金收购用于出口创汇。</p>
记忆中曾经有一段时间,陆瑶家收获的银杏能够买两千多块,要知道那时一年的平均工资都没这么多。</p>
那时有太多人家相亲时发出豪言,我家有十几棵一个小孩抱不过来的银杏树挂果,一辈子吃穿不愁。</p>
然时代发展谁都没法预料,他们哪里会想到三十年后,一分钱收益都没有。</p>
也许有书友要问,自己家结的银杏果子,能有多少成本,哪有可能不赚钱?</p>
嘿嘿!还就真的亏本,因为银杏不是收获了就能卖,要经过处理,这活儿又脏又累还特别伤手。</p>
银杏价格跌到一块多钱一斤,而雇佣一个人干一天这样的活儿,没有两百块很难找得到人,当然亏本。</p>
九零年,原本轨迹这会儿黄瀚根本不认识陆瑶,肯定没来过这里。</p>
然送陆瑶走着巷子里时,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p>
毕竟黄瀚是和陆瑶恋爱两年三个月结婚,晚上走这条路送她回家的次数不小于二百。</p>
黄瀚一直没说话,他正在回忆那时的甜蜜。</p>
“我进去了!你要不要来我家里坐坐?”陆瑶道。</p>
院门没锁一推就开,很明显,陆玉琪夫妻俩知道陆瑶今晚回家,给她留着门呢。</p>
太晚了,黄瀚没有进去,今夜没有月光,满天星斗。</p>
他在外面就能看到果实累累的银杏树,心生感叹,这老宅绝无可能被陆斌败掉了。</p>
因为原本轨迹,读职业中学的陆斌已经开始混社会,成天跟一群二流子混迹台球室、录像厅。</p>
如今的他有追求,放暑假都坚持训练没回家,没几天估计就要参加全国性的台球比赛。</p>
更生露重,夜风清凉,正在回忆中的黄瀚,目光一直停留在陆瑶脸上,把她看得慌乱不已。</p>
然后她都没等黄瀚说话,逃也似的,跑进了院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