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携酒上青天15(第4 / 14页)
可他们没有想到,居然有一天,他们这些商人行商的本事也能够搬上书籍,让正规科举的人去读,让以后会当官的人去读,就连他们这些商人也能去参加各州府的教习考,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以后士农工商这个地位排序,即将发生变化。
地位可能还是不如士,但好歹也能和农工齐名吧。
想想,他们这些当商人的人都去教导科举考生了,以后别人提起他们这些商人,看在他们曾经做过秀才举人的老师的份上,是不是也能平等待之!
可他们再激动也激动不过工匠们,一些只会修房子锯木头的工匠们,得知自己也能去教科举考生,下巴都快惊掉了。
没想到有一天他们这些人居然也能被秀才、举人尊称一声老师!
人家商人有钱不缺巴结读书人,他们这些工匠们有个啥?
除了会点手艺啥都没有,如何能当读书人的
老师?
可朝廷的圣旨已下,那就证明这事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有那聪明的工匠,立马就去书店买新科举书了,他们要识字,他们要考教习考!
只要考出来,他们就可以去书院应聘夫子了,当了夫子,可就不再是地位低下的工匠了,而是人上人了!
不要低估地位对古代人的重要性,在他们几千年以来,人就分三六九等的观念里,只要是能够改变地位,光耀门楣的事,不管多千难万阻,都有人奋不顾身地去做。
当然,全国各地,也不是没有反对这些工商吏教习考的读书人,可新科举书已经推广了下来,不管有没有夫子教学,新科举要考这些已经成为事实。
且,工商吏们大多都有读书人的亲眷在里面,他们要是反对,那就是反对自家老爹、爷爷改变身份、改变地位的不肖子孙!
没办法,他们就算心里不乐意,也只能不乐意,然后,还要想方设法地拿钱给家里的老爹、爷爷买书。
因此,教习考的消息一颁布,买科举书的人更多了,不管有没有钱,不少人借钱都要买。
各州府买了翰林院的雕版回来印刷的刻坊,看到源源不绝来进书的书铺,每天乐得牙不见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