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 第31章(羊儿岭的选择)

第31章(羊儿岭的选择)(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见到初挽,便咧嘴笑了:“挽挽来了啊……”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初挽忙上前见过了,又给陆守俨和陆建时叔侄介绍,说这是易九爷,易九爷倒是热情,请他们坐,又让晚辈给他们拿来了晒好的果干和牛肉干。

寒暄一番后,初挽便跟着易九爷进了屋,看那汉罐。

陶器是瓷器的鼻祖,事实上宋代青瓷在发展到成熟时期之前,是瓷陶混合的,而在瓷器的历史断代上,元朝以前的青瓷都被称为高古瓷。

陶器并不好保存,年代久远,流传至今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存世的陶罐一般都是出土的,眼下易九爷得的这几个,看样子应该是汉代的陪葬品,有两千年历史了。

瓜棱形圆腹,束腰颈,喇叭形口,胎体厚薄适中,造型古朴端庄,透过那斑驳的历史痕迹,可以看出本身流畅的线条和精致的做工。

易九爷道:“这是岱云去陕西乡下铲地皮得的,那边有个将军墓被人挖了,到处都是破陶片,问了问那边的老百姓,各家估计都捡了几个,根本不当好玩意儿,说是不吉利。有人用这个腌咸菜了,岱云收了一些,随便放家里玩玩吧。”

这种陶器从学术上来说很有价值,毕竟是几千年前的,对于考古学家研究历史文化很有帮助,但是在古玩市场上,根本卖不出来钱。

一个东西在古玩市场的价值如何,关键看有多少人喜欢。

这种瓷器的前身相对来说到底是古朴粗糙一些,没有后来瓷器的精致华美,收藏的少,没人追捧,价格也就上不去。

况且现在还好,以后这种汉代陶器就属于二级文物,不允许买卖,更不可能卖上价了。

不过初老太爷让初挽过来,其实是想让她练手。

高古瓷的胎体比起后世的青瓷,有个特点,是逐条成型的,这就和后来青瓷的整条成型不同,修补自然也就不同。

初挽先研究了一番,又和易九爷商量着,用泥巴搓成条,混合了草糠麦麸和沙粒,用这种搓好的泥来修补,这就需要把泥条和原本的接缝捏在一起,要精准地掌控原本陶罐和新泥条的热胀冷缩,以达到最完美的修补效果。

同时还要考虑到胎体和陶罐釉水的收缩力问题,不能影响现有釉水,以免产生龟裂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