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 > 第322节 力排众议

第322节 力排众议(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吴凡对曹休呵呵一笑,道:

“曹将军此言只虑其一,却未虑其二也。改革中虽然削弱皇帝对军队的直接指挥权,但是,皇帝仍然是军队的最高指挥者。此外,此项改革的同时,军队还需奉行国家与人民利益至的原则,若是违反这一原则,皇帝的命令也可不予服从。试问,连皇帝对军队的指挥都受到如此诸多限制,其它执掌兵权者如何能率军谋权作乱?”

曹休一听,顿时哑口无言。自己一时冲动走出来向吴凡问质,却并没有细想其中太多事节,听吴凡这么一说,曹休才觉自己的担忧实在是站不住脚

而吴凡这时却再问曹休道:

“曹将军,我再问你一个问题:这十五项改革有多项削弱皇权之举,若是全部得以实施后,皇帝现有的权力将大幅减少。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既定的体制和观念将越发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一名地方将军,就算手中握有多达几十万士兵,并且这几十万士兵全部对你惟命是从。你会冒着一旦兵败就会被折磨得生不如死,却又求死不能的酷刑,而去夺取一个根本没有多大权力的皇帝之位吗?”

曹休被问得一怔,随即急忙摆手道:

“此话说不得,说不得,我怎会有夺取皇位之心?”

吴凡笑道:

“我只是个假设。在场所有人也都听到了,这只是个假设而已。”

曹休这才细致地想了想吴凡的问题,很快就意识到吴凡虽然是在削弱皇权,但却是让皇帝的位子越发牢固。因为改革之后的皇帝位子更像一个空壳,摆摆样子而已,但是,谁要是想要夺这个空壳,却要背负量刑最重的罪名,在牢中被活活折磨一辈子。

付出与回报根本不成正比,这种赔本的买卖谁会去干?

由此,曹休恍然顿悟。虽然对其它十几项改革也有不满的地方,但已经被吴凡回驳得哑口无言的他,此时只能默默地退回班列。

接下来,又有数人针对改革提出质疑,无一例外全部被吴凡驳论回去。满朝文武一个个听得颇有茅塞顿开之感,其中不乏很多人已经开始对改革后的这个国家面貌心怀憧憬。

甚至,原本处于保守反对派中的群臣,也有一半以的人开始转变立场,或是无言中立,或是直接支持吴凡的改革。

至此,支持与反对改革的群臣比例,由最开始的3:7,变为现在的7:3

两者正好颠置过来。

第一个出言反对改革的杨彪,这时再度站出来向吴凡拱手道:

“吴大司马,老夫头脑愚钝,以至不能理解改革之真髓。经过吴大司马一番驳论,老夫终于看出些苗头。然而,这十五项改革力度之大,牵动之广,堪称史无前例。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若成功,整个国家将焕然一新。老夫年事虽高,却仍怀一颗报国之心;老夫愿协助吴大司马改革,只为国家强盛。不求此举有功,但求无罪于后人。”

和杨彪报着同样想法的人,大多是一些老臣,比如一直没有说话的御史中丞王允,因为是吴凡的岳父,虽然一开始是反对改革的,但也不好开口直言。不过,在听过吴凡这一番驳论后,包括王允、杨彪在内的一班老臣也有很多人的思路转换了过来。

但是,他们这些人往往做事持重,谨慎,而且年事已高,这辈子在功名已经不求有什么升迁,只要不会被后人钉“顽固保守派”的标签,遗罪于后人就已是满足了。

这也就是杨彪所说的,“不求此举有功,但求无罪于后人”的本意。

吴凡听罢点了点头,虽然没说什么,然而,能够争取到一部分老臣的支持却是当初他所没有想到的。从这一点来说,吴凡此时的心情是十分欣慰的。

接下来,满朝文武再无人站出来向吴凡质疑改革。吴凡便让众人散去,不过仍然要留住在邺城,听候接下来几天里关于改革的具体执行事宜。

就在群臣们互相窃窃私语,一边谈论自己对改革的看法,一边散去之际;一直垂首默立的夏侯惇,这时抬起头来看向吴凡,道:

“孟玄,我有一点始终想不明白,这十五项改革对你并无半点益处,反而会让你的利益受损。但你却为什么要极力推行改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