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节 辨(第4 / 4页)
“若大哥后人治国不利,致国家衰败民不聊生,我倒是很期待有能者取而代之;此即‘天下乃天下人’之道理也实则,如果百姓不是困苦不堪,生活无望,谁又会去支持叛臣乱军篡国夺权,令自身处于战乱之中?总而言之,民乃国之根本,倘若一个朝代无法顺应民之所需,就该由民众拥护的的朝代来取代它,此即亘古不变之历史潮流也也正是这一历史潮流,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当人的生命和权利越来越被关注的时候,最终才有了人权高于主权的普世法则当然,以你那所谓的正统观念必定是无法理解这一法则了,只会认为那不过是乱臣贼子们在美化自己的野心罢了”
这番大道理涵盖古今,文言文俗语并用,听得诸葛亮愕然许久,竟果真是哑口无言不过,他之所以哑口无言并不是认为吴凡说的对,恰恰是他认为吴凡说的这些根本就是胡谄八扯,反贼窃国之心昭然若揭对这样的“乱臣贼子”他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反驳,也根本无从反驳,只能在心中对吴凡极度地鄙夷和不屑
随后,吴凡问诸葛亮还有何话可说,诸葛亮低头不语吴凡便二度下令,命士兵将诸葛亮就地正法
士兵得令,将诸葛亮按住,再次举起手中铁剑,刚要砍下去,诸葛亮突然道了一句:
“你们不能杀我”
吴凡已经和他说了不少了,也不在乎多问这一句,便问道:
“为何不能?”
诸葛亮嘴上露出一个算计得逞的笑,道:
“因为曹操素有爱才之心虽然我称其为反贼,但其不见得就会杀我,反而会有感于我的忠义收降我就算我不降,也极有可能会放了我”
诸葛亮对曹操的心理分析得十分到位
曹操这个人,爱才爱到让人简直无法理解的程度历史上写檄文大骂他祖宗十八代的,杀了他手下大将和儿子的,最后都能被他收为手下
相比之下,诸葛亮不论才识和名气都远在那些人之上,再加上如今的孙坚军已经貌似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诸葛亮不肯降,曹操确实是极有可能放他回去
吴凡听到这里,眉头深皱了一下诸葛亮这时压低声音,继续道:
“早在我被俘虏之际,就有士兵跑回去曹操禀报,可见曹操对我之重视而我引你辩论的目的,除了打击曹军军心之外,主要的是拖延时间吴凡,我是否应该感谢你和我辩论这么久呢?放心,等我重回孙坚手下后,会好好地“报答”你的看,你的大哥曹操正迫不急待地向这边走来呢”
诸葛亮这话说得声音极低,就连按着他的士兵都听不清楚吴凡由于武力极高,听觉异常灵敏,因此才能清得明白
在诸葛亮话音落下后,吴凡果然听到身后百余米外有脚步声传来回头一看,正是曹操,在数十名亲卫队的簇拥下向这边赶来
曹操此前一直处在后方,在曹军攻进孙坚军旱寨后才在亲卫队的护卫下渡过长江刚刚登岸,就得到诸葛亮被俘的消息,曹操闻之大喜同时又得知吴凡被一个不明阵法托到天上,期间曹军士兵纷纷坠落地面,死伤甚多;虽然吴凡最后又落回地面,但其是否受伤不详
曹操由此担忧不已,得知吴凡和诸葛亮都在祭台这边后,急忙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