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 > 第279节 辨

第279节 辨(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舌战过程中,辩论双方在场上的表现很容易令观者产生心理倾斜比如语无伦次者与飘逸洒脱者,后者肯定会赢得多观众的心理支持

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把话说得很简洁的原因,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诸葛亮极善辨才

相比之下,吴凡在舌辨上不如诸葛亮这样老道但是,吴凡也绝非语无伦次的低能之辈,他自有令诸葛亮无可辩驳的道理

只见吴凡冷笑道:

“如此说来,昔日武王伐纣,即为反臣也秦王统一六国却不拥立周皇,即为不臣也刘邦身为秦时亭长,不思报效朝庭却举反旗攻入咸阳,建汉灭秦,与乱臣贼子何异?此汉家天下,不过贼子世袭也”

这样的论调让诸葛亮无法接受,语言上也一改先前的简洁,驳论道:

“此话荒谬之极纣王暴戾无道,残害百姓,武王伐之乃顺天应民之举秦王统一六国,周朝早已不存,自当开朝立宗抚慰万民秦之二世骄奢yin逸,至百姓民不聊生,如置水火,高祖举兵伐之乃是大义为民之举,何来乱臣贼子之说?反观如今天子,虽然年幼却并无过失,与纣王及秦二世皆然迥异,曹操却挟天子以令诸侯,逞篡夺天下之野心此反贼行径,却与武王、高祖并论,是欺世人不智乎?真乃遗笑天下也”

吴凡忍着耐性听诸葛亮说完,淡淡道:

“汝可知,何为国之本?”

诸葛亮朗声道:

“自是民也此题只可难住三岁孩童,何需多此一问?”

吴凡道:

“你这话不过是有口无心,嘴上说说罢了汉室天下,传位至今,内外交困弊端甚多内,民食不裹腹,战乱横生,诸侯自立,百姓已是处于水火之中外方蛮夷虎视眈眈,大肆劫掠边民,国之威严荡然无存,百姓任由外族欺辱蹂躏;假以时日,必然长驱直下祸乱中原如今天子年幼,虽无过失,但等天子长大成人需多少年?再者,就算天子顺利长大成人,是否就可立即平定夷蛮诸侯,令百姓安居乐业,再无饱受欺辱鱼肉之苦?”

诸葛亮怔了一下,转而道:

“纵使天子长大后,并不能立即结束内外交困之局面,但天子毕竟乃汉之正统,万民归附正统乃天道浩然贼臣叛军乃倒行逆师,与天道相悖,不足与之相提并论也”

吴凡道:

“方才我就说过,你那国以民为本的话不过是嘴上说说罢了何为天道?何为正统?你把百姓又视作何物?‘纵然天子不能结束内外交困之局面,百姓仍然应归附正统’正统能当饭吃吗?正统能让百姓不受外族欺凌吗?一个朝代,一个国家,在吸食百姓赋税之后,却不能让百姓过上太平生活,这样的国家存之何用?取而代之何错之有?”

诸葛亮这次怔愕的时间长了一些,约有半分钟之后才愤然道:

“汝竟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论,蛊惑军心指身边围观的曹军将士我且问你,就算你们这贼军拥立曹操窃得天下,他日曹操后人治国不利,致国家再有内外交困之局面,届时又有曹操这样的贼臣聚众贼兵篡国夺权,你又有何话说?如此一来,天下怀有野心者但看时局有机可乘,即行篡国夺权之举,国家何时可得宁日?”

吴凡听到这里,笑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