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节 吴凡也专横一回(第3 / 4页)
酒宴完毕,庞统起身告辞,继续游历四方。曹操这时向庞统提出登庸邀请,庞统假意思索了一下,回应说,自己要去蜀中探访一个友人,回来后即投身曹营。
曹操大喜,命人牵来军中好马一匹,又赠庞统百金做为路费盘缠,在城塞南门目送庞统西行直到没了踪影,这才率众将返回城塞。对庞统这位人才的爱惜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回到城塞后,众位将臣纷纷离去。吴凡不声不响地和曹操并行,落于曹操一步,一同回到帅府大堂。
二人于堂上坐定,曹操吩咐下人端来醒酒汤,随后又把大堂上的从事文官以及门口卫兵都支走,只留得自己和吴凡两人,这才问吴凡道:
“八弟,今在堂上的表现与往日皆然不同,为兄又见你于桌下打出手势,想必其中必有隐情。此时堂上除你我兄弟二人之外再无旁人,八弟快与为兄说来听听。”
吴凡喝了一口汤后,放下汤碗,对曹操道:
“今日之事,目前说来尚不足以定论,还需继续观察孙坚军动向,方能确定庞统之连环战船的真正目的。若要细细剖析一番,我们不妨先从庞统此人说起。”
曹操最喜欢玩推理了,一听吴凡这个局貌似还布得挺大,顿时来了兴趣,聚精会神地听吴凡要说什么。
只听吴凡道:
“据弟所知,庞统本来是江北人士,因躲避战乱而迁居江南(吴凡目前对庞统的情况只了解这些,不知道他已经跑到周瑜帐下)。如今我军与孙坚军隔江而峙,正在加紧训练水军,庞统却突然游历到此,以助曹军早日一统天下为由,献连环战船之策,此种巧合已属蹊跷。另外,此中还有一最大疑点:若庞统对我曹军果真如此信任,为何不直接将家人迁回江北而是继续留在江南?以至遭受即将到来的战乱之苦。如此,弟已经有九成把握可以确定,庞统所献之连环战船之策,必为孙坚主使之。”
曹操听吴凡说完,会意地点了点头,道:
“八弟之意,是要对孙坚军来一个将计就计?”
不愧是曹操,头脑反应很快。换作是刘备孙坚等人,肯定要问“既然明知是计,为什么还要答应下来呢?”,而曹操却是直接想到吴凡的动机,因而才这样问。
吴凡道:
“没错,弟确实是这个目的。正如司马懿所说,水战之利,火攻是其一,孙坚军极有可能在我军集结成连环战船后发起火攻。不过,在实行火攻之前,孙坚军还需进一步布局,以便能
够在我军毫不防备的情况下,派一小队人马进入我军水寨,突然放火焚烧我军连环战船。”
曹操手捻胡须想了一想,深以为然,再问吴凡道:
“不知八弟可是想到孙坚军下一步将如何布局?”
吴凡在此之前想过很多种可能,最终还是觉得历史上的诈降计最为合适。因此对曹操道:
“孙坚军可能采取的布局有很多种,不过以弟看来,其中只有诈降之计最为实用。若数日后孙坚军有人欲降于我军,则可断定,此必是孙坚军为火攻而进一步设局。则我军可将计就计,一举击溃孙坚军,平定江东”
实际上,就算曹军结成连环战船,只要在江面上加紧巡防,夜间紧闭水寨寨门,孙坚军纵使强行火攻也是难以令曹军遭受多大的损失。只有派一支不令曹军提防的船队,进入水寨后再接近连环战船,突然放火,这样才能令曹军措手不及,达成火攻目的。
曹操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听吴凡说完后,更是确信结成连环战船后,不但不会使手下部队蒙受惨重损失,而且还能诱使孙坚中计,再反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