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似信非信(第3 / 3页)
既然统领大人想从武功路数上下手来查此案,那我与三哥也会把此事向田督主,许副督主,还有工部现在负责的崔侍郎问一问,他们都是有数的京城化境高手,知道的必然比我们多。”
王穿一听,心里到是又一惊。
惊的是细想此时京城的化境高手,而魏忠贤,若也是化境高手,那么如此实力,还真的是不可小瞧的。
“好好好,就依魏幺公公所言,用过饭我们就去拜访一下这位铁臂神猿,在下也想学些防身之术。”
“统领大人说笑了,有玄静姑娘在,你只需向玄静姑娘学些剑法,足可名扬天下了,又何必去学那些外门功夫,外门功夫只是讨可饭吃的。”
“静儿那些功法太过玄乎,我怕一辈子也别想学会了,毕竟我做不到她那种无欲无求的心态,在下只是一个俗人。”
王穿苦笑一声,自嘲着自己。
昨夜他就想试着让自己静下来,可心思却是飞得很远很远,不仅想着眼前大明朝将来的荣华富贵,而且想着想着又会想起现代社会如何如何赚很多很多钱。
而且现在的他算是十分有钱的人了,所以腰里有钱,想的也就多了,那可能静下心来什么也不想去感受体内的什么元气运行。
“修道悟道非可像其它技艺需要日积月累,有的时候一朝一夕即可悟得,你不必如此气妥,古语有云,朝闻道夕死,悟道也有渐悟与顿悟之分,你这般聪明说不定能顿悟呢?”
玄静虽然像是在开着玩笑,其实说得也是真道,也是在开导着王穿。
人有的时候经历得多了,有时会在一瞬间就明白了人生的一些道理。
有的人却不一样,纵然是经历万千,可却至死也不会明白半分天道,一直纠缠于人道之中。
就像一个人一直挑着担子,却舍不得放下,心里若想快活,又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快活呢,要么你抛掉身上的担子,要么你忘记它的存在,只有这样你的心才会不因外物而累,得到真正的自由。
所以大部分悟道修道之人都是在解惑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当你看透一个问题的时候,另一个问题也会有了悟解的法子,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心里的烦杂之念也会日减,这就是道德经里“为道日减”的理。
而所谓顿悟,是在心里已然对世间万物无惑之后的一瞬间,若心灵不经历难磨,就好像刀不经历石磨一样,是不可能瞬间变得通透的,所以说其实渐悟是顿悟的基础。
而在悟道与修道的过程中,修心为首要,而修心的历程就是难磨,修心有如磨刀,要修心就得让心经历磨难,所以但凡能修通大道之人,都要经历一段磨心的历程,心志不坚者不必深研。
佛教里“放成屠刀,立地成佛”其实也是一个道理,作恶者其实也要经历心的磨难,因为善人作恶要经历作善更痛苦的磨难,所以作恶之人其实比作善之人心修炼得更成熟,所以当有一天想通的时候,放下屠刀,即可成佛,而作善之人却要经历数世,像唐僧历经九世才有机会,最后还要经历八十一难。
“统领,酒楼到了,还请下车。”
王穿此时也不再想了,若是不想身体的饿也就会袭来,当有时深思一件事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忘记一些事,甚至忘记了痛,忘记了饿。
当不再想的时候,这些遗忘的东西又会还回来。
有些人经历风雨痛苦不堪之时,最好是去专注于一件事,就会淡忘痛苦,可若要真正遗忘痛苦,还是要从心底看清看透,这样才能真正的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