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吃人的寡妇村(第5 / 7页)
那些无人继承的遗产,就顺利成章变成了族里的公产,而后再被有权有势的族老们体面贪墨。
来到这里之后,有良心的家人还会偶尔送点东西来。遇见那些狼心狗肺的,就得靠她们自力更生。
在这个年代,留给女子的机会实在是太少太少。
她们只能靠做针线活,到绣庄换取一点微博的积蓄,买些度日的粮米。
基本来到这里两年以上的,个个都学会了一手种菜的把式。
为了省钱,节约生存成本。
她们尽量不让自己生病,因为一旦病了,唯一的出路就是生生熬着。
熬过去就算是度过了一劫,若是熬不过去,左邻右舍的姐妹就凑出一副薄棺来,再通知其夫家把人拉回去。
指望她们夫家出钱买棺材,那是不现实的。
在这样压抑的环境里生存,又无疏解之道,实在很难长久。
这些寡妇往往不到三十岁就香消玉殒,个别心态好的,也因为此地阴气过重,一般四十出头也就油尽灯枯了。
皇甫夫人摇身一变,化作一个过路的妇人,说是家中遭了灾,要到湖州去投亲,路过这里,希望能讨一口水解解渴。
这些寡妇长久压抑,很多都已经变得愤世嫉俗,对那些有丈夫的女子尖酸刻薄。
皇甫夫人一连碰了几鼻子灰,才终于找到一个性子和善的年轻寡妇。
通过交谈之后,皇甫夫人弄清楚了这里的情况。
她深知,不能再让这些人继续住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