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平易近人的二郎真君(第2 / 11页)
宋焘也十分知机,顺势出来拜见关二爷,“学生宋焘,拜见座师。”
因他至孝,过了九年关二爷还对他有印象,再听他口称座师,脸上也带出了一抹笑意,竟亲自垂询道:“令堂的后事可办好了?”
“多亏老师成全,家母寿终正寝。丧事本是要大办的,只家母一向节俭,留了话让一切从简,学生不敢不从。”
宋焘回答的一板一眼,关二爷却捋须赞道:“令堂真乃贤妇也!”
虽然他生前的汉末时代流行厚葬,有的人为了埋葬父母,甚至倾家荡产,但关二爷却一向反对奢靡之风,对于简葬十分欣赏。
如今见宋焘和他观点一致,且丝毫不以为意地当众说出来,不由更加欣赏,接连问了宋焘好些问题,表现得十分亲近。
当然了,这份亲近只有常年跟在他身边的神官们才看得出来,被关怀的宋焘却是战战兢兢,只觉得关二爷果然十分威严。
旁边的二郎真君笑道:“恭喜云长,得了这块良才美玉。”
关二爷捋了捋及腰都长须,脸上露出了笑意。
两人的道场同在蜀中,又都是刚直之性,平日来往颇多,自然亲厚。
叙旧过后,宋焘端正了神色,“老师,学生这里,有一件大事要禀报,请老师做主。”
“你且说来。”关二爷也收敛了心神。
宋焘便把自如何受陆判所托,如何问到江停云头上,又如何得知陆判与那黑山大王勾结,祸害地府阴魂的事一一禀明了。
随着他的讲述,无论是关二爷还是二郎神,均沉眉怒目,似欲择人而噬。
“当真好大胆!”二郎神怒道,“先前我巡查地府之时,便察觉到几大判官的势力过于雄厚,颇有尾大不掉之势,令十殿阎王也颇受掣肘。
我倒是有心整顿一番,只苦于证据不足,又怕势单力孤,这才放缓了些,准备等翼德回来之后,一道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