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我非豚犬 > 第166章 张松在襄阳的见闻(一)

第166章 张松在襄阳的见闻(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二人都穿着便服,出了驿馆后,也没有坐马车,一头扎进来往的人流之中。

“卖报卖报!”

顺着声音看到卖报的小童,张松好奇道,“这便是报纸?”

伊籍笑着点点头,“孩子,给我们来两份报纸!”

“好。”

张松接过伊籍递来的报纸,展开详细观看。

“今日头条,襄阳城人口过剩,楚侯意欲扩城,急招民夫前往,每日管饭三顿,工钱两吊!若是有意愿者,可前往城东报名。”

即便是有四万蛮夷奴隶,扩建襄阳城,也是人手不足。最重要的是,工部和科研院的工匠人才们,仅仅负责制造图纸和规划设计。

其它的全都交给这帮蛮夷,他们能干的好?

张松抖了抖报纸,惊奇地看向伊籍,“楚侯给还给民夫发钱?”

这天下诸侯,用的打仗的兵,修筑工事的民夫,哪个不是直接征伐的?要不然为什么会说服徭役,服兵役。

官府叫你来你就得来,不来就等着被问罪吧,像是马超拿着西凉诸侯,有时候连装备都要士兵自己准备。

至于发钱,哦,你打个大胜仗再说吧。或者战死了、累死了,也就不用发抚恤了。

伊籍笑着解释道,“主公说过一句话,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引导百姓做事,而不是压迫百姓做事。”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好,楚侯一心为民,令在下敬佩啊。”张松轻轻呢喃着刘琮的那句话,随后振奋地说道。

“不止呢,主公最喜欢屈子的《离骚》,尤其是那句哀民生之多艰,主公把它写出来,挂在书房。时刻警醒自己,执政一定要先百姓的民生。若是百姓活不下去了,那就又是一场大泽乡,又是一次黄巾起义了。”

张松点点头,“楚侯的心胸令人叹服啊。只是在下不明白,如此庞大的开支,荆楚有这么多钱吗?”

“哈哈哈,走,永年兄,我们继续逛逛。”

“固所愿也。”

“唉,虎子他娘,带着虎子出来逛呢?”

“唉,逛啥呢?这小混账,昨天非要去水里玩,今一大早额头就烫的通红,估摸着是昨天受凉了,我带他去医院瞧瞧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