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四十五章(第2 / 9页)
不如某些官员八面玲珑,更不会勾心斗角,只有智谋和胆量,还有忠君的侠义心肠。南音愈发懂得绥帝为何钦点他为状元,才华、性情缺一不可。
值此用人之际,他恰好是绥帝最需要的。
午膳结束时,纷纷的雪告一段落,绥帝和太后亲自送状元郎和小探花到鸾仪宫前,让二人深深俯首谢恩,这才告退出宫去。
三日后即正式的庆功宴,到时候也会有各方考校他们,仍需做好准备。
往回迈步,崔太后撤了伞,令侍女内侍们跟远些,轻声说:“我听说,你原先是不满前十名中有半数都是世家子弟,怎么今儿殿试一出来,竟有六名都出自世家?”
他们都以为绥帝为了打压世家,最多只会留二三名额。
绥帝沉默片刻,“只论才华,不论出身。”
青石板上有刚积的雪尚未清扫,踏上去,发出吱嘎响声,太后的思绪在其中悠悠回荡,一时竟不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是否世家出身,还是不论是否寒门平民出身。
和他对话总需费些心思。
她不知的是,这六名世家子弟,和原先礼部等人商议定下的那五名已全然不同,彻底换了个个儿。五姓世家中,仅有崔家崔攸因种种缘由夺得第三,其余皆非五姓子弟,而是绥朝建朝后才慢慢兴起的世家,亦是如今遭受绥帝打压较少的氏族。
从学问、心性、家世,甚至嫡庶,经过绥帝的综合考量,才有如今的名次。
有些事过犹不及,何况论见识和文采,那些来自寒门或平民的学子,确实很难比得上底蕴深厚的世家。世家子弟自幼便有难寻的书籍可阅,父兄等长辈在朝为官,亦可让他们早早懂得许多为官之道,政论上,他们显然更加成熟通透。
最重要的是,才
经过卢家灭门一案,如今韩临仍在范阳,绥帝暂时需要安抚其他人。
三言两语解释后,太后不疑有他,真以为绥帝那股让她感到危险的疯劲儿已经没了,深有感慨,“我还道你已经不管不顾,要和他们彻底撕下脸皮了。如今见你仍能清醒理智,这颗心便放下了。世家之害,其实我并非不懂,先帝对我的不喜,大概也有一半是这个缘故,只是我和你母亲都出自崔家……你尚且年轻,比你父皇拥有的时间长许多,十年不成便二十,不然更久,慢慢的来,总能达成所愿。”
绥帝表面淡淡嗯了声,心底如何想,只有他自己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