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第3 / 4页)
她看得很仔细,像是审视,但不带任何迫人的气势,起初脸色淡淡,须臾后颔首,“真是个标致的孩子。”
问她:“听说昨日你和赵家娘子在宴会上冲撞了嘉太妃,可有此事?”
南音在路上思索过,觉得也就这事值得宫中传自己了,话早就在心中备好腹稿,被询问后,便把昨日和绥帝说的话大致又重复了遍,道:“此事因我而起,赵娘子只是直率了些,并无其他意思。有错,也该归在南音身上,娘娘若有责罚,还请宽恕赵娘子。”
太后“喔?”了声,不动声色道:“若哀家没记错,你和那赵娘子还是昨日第一次见,怎么就有这样深的情义了?”
她轻飘飘的语气,听在寻常人耳中也颇有重量。
“与情义无关,只是事实如此,在娘娘面前,不敢推脱。”
太后微微一笑,“听说你这眼疾是自幼就有的,怎么来的?现今如何了?”
南音一愣,不明白怎么突然跳了话题,犹豫了下,“幼时犯错,被长辈关在了暗处,放出来后见了天光就突然双目泣血,再后来就成了如今模样。看过许多大夫,都说不好医治,幸而没有完全目盲,平时视物也能勉强看些。”
她说话轻声慢语,很容易叫人认真倾听。
崔太后一直在观察她的举止神态,发现她在面对自己时,比一些偶尔进宫的夫人还要镇定些,至少能够对答如流,神态自然。
眼中那层白翳确实惹人注意,但不影响那惊人的美貌。她在宫中待了这些年,都甚少见到这样漂亮的女孩儿。
这孩子的事,还是她昨夜追问绥帝才知道的。
自从从林锡口中得知绥帝在寻一位小娘子,崔太后就上了心,很容易察觉最近他时常出宫的事,当时就猜测是和那小娘子有关。
之前连着问了许多次都被避过,没想到昨夜多问了几句,竟得到了答案。
答案和她想的有些差别,绥帝告诉她的是,他与人是师生之谊。
这种话崔太后信不信,只有她自己清楚,反正当场没有评价甚么,只道想见一见那小娘子,绥帝也没反对,说了句,“她比较胆小,请姨母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