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053(第8 / 9页)
文臣们自然不甘示弱,纷纷支持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棣最后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是因为解缙的一番话。他问解缙谁适合做太子,解缙说朱高炽适合做太子,他沉默不语。后来,解缙又说了一句“好圣孙”,他这才立朱高炽为太子。
而如今朱棣直接下旨立朱高炽为太子,这让朱瞻基非常吃惊。不过,他又想了想,现在又不是历史,跟历史上不一样很正常。
朱高煦听到册封朱高炽为太子,心中自然非常不甘。他原本以为他爹会犹豫,不会立马册封太子,没想到他爹没有任何迟疑,马上就册封大哥为太子。
凭什么?!
出兵过程中,他不仅立下赫赫战功,还好几次救了爹。有几次为了救他爹,他差点丧命。大哥为爹做了什么,他只是守着北平府,没有立下任何战功,也没有救过爹。就因为他是嫡长子,所以他就能被册封为太子?
朱高煦心中是满满怒火和不满,但是他没敢表现出来。被封为汉王的他,还得跪下来谢恩。
比起朱高煦的不甘,朱高燧就显得冷静多了。他早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是这不是最终的结果。他被封为赵王。
接着是周王和宁王他们。周王之前被建文帝贬为庶民,朱棣自然要恢复他为亲王,当然还要给他封地。宁王虽然没有被建文帝贬为平民,但是朱棣作为新帝,当然要重新封他为亲王。不过,他这次的封地不在大宁,而是在南昌。
宁王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如果朱棣还让他去大宁,他才觉得奇怪。
其他几位王爷,也重新被封了王。当然也有些王爷没有归顺支持朱棣,被朱棣贬为了庶民。
被重新封了王的王爷们,他们虽然还有封地,但是他们的护卫减少了很多。
朱棣不会像建文帝那么蠢,强硬的削藩,而是减少亲王的府兵。再加上,一些其他的限制,让他们就算想造反也没有实力反。
对于这些王爷们来说,待遇减少就减少了,总比削藩强。
在这点上,王爷们就觉得朱棣比朱允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