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风波2(第3 / 4页)
早膳用罢残席被撤下,接着宫女就送来新茶。
今上把侍奉的人都打发到了外头去。
他吃了口茶后双手捧着散发着茶香的天青瓷茶盏然后缓缓开口;“老三,你是否也和他们一样对朕追封苗贵妃为皇后有意见?”
赵元佑思存片刻后才恭恭敬敬的回答;“启禀父皇,儿臣的确觉得父皇不该在母后还位居中宫的情况下追封苗贵妃为皇后,这不和规矩,还有会破坏您和母后之间快三十年的夫妻之情。不过父皇执意如此儿臣也能理解,毕竟苗贵妃是后宫里侍奉您最久的娘子,您和贵妃娘娘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若不是贵妃娘娘出身寒微加上当时父皇的婚事由刘太后作主,兴许您会册封跟您一起长大,最是知冷知热的苗娘娘为皇后。若您和苗娘娘的长子没有夭折的话他早就被册封为太子了。您对苗娘娘与对后宫旁人是不同的,同样在苗娘娘心里头您也不仅仅是官家,更是她可以依靠的六哥哥。”
稍微顿了顿赵元佑继续道;“父皇执意要追封苗娘娘为皇后的话任何人反对都不好使,况且文相公等人是支持的。对于苗娘娘而言她生前不曾成为六哥哥的皇后,死后成了他的皇后又有什么意思呢?天下人自是不敢非议父皇如何的,可他们会把所有的非议落在苗娘娘的身上。从入宫到如今三十多年苗娘娘一直都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贤妃,她从不争风吃醋,从不恃宠而骄,对像余昭仪这样无宠的妃嫔多加照拂,对得宠骄纵的妃嫔也多番忍让。这样一位贤妃怎会利用自己的恩宠去为自己争取那些死后的虚名呢。父皇若执意追封苗娘娘她除了得到一个皇后的虚名外再无其他,甚至会失去她生前最在意的贤妃之名。若父皇不给苗娘娘一个皇后的虚名,而是厚待她的母家,还有厚待皇岂不更实在吗?儿臣请父皇三思!”
今上耐着性子听赵元佑把这番话说完,他的容色始终都平平静静。
沉默了良久今上才把目光从面前的茶盏处缓缓落在赵元佑的身上;“老三,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你切退下吧,让朕一个人静静。”
父皇想要静静赵元佑自然就要麻溜的退下,给父皇静静了。
离开御书房后赵元佑就直接去了中宫。
这会儿秦皇后正在同秦老夫人和国舅夫人说话。
秦家自打知晓今上要追封苗贵妃为皇后后就担心秦皇后,故此今日秦老夫人和国舅夫人就过来探望。
得知太子在外求见秦皇后也没让自己的母亲和嫂嫂回避直接命人宣太子入见。
功夫不大赵元佑就到了秦皇后面前,他先朝秦皇后见礼,接着秦老夫人和国舅夫人给他见礼。
“三郎,你这会子过来莫非有什么要紧事要与我说?你外祖母和舅母不是外人。”秦皇后一脸和柔道。
赵元佑吃了口宫女送上的茶后才道;“回母后,儿臣是从父皇的御书房过来的。父皇要追封苗贵妃之心已经动摇了,母后不必为此而烦恼了。”
“据我所知今日早朝之上文相公可是第一个站出来赞成的,文相公作为百官之首他的立场可是很重要的,你父皇怎会动摇不是该更坚定才是吗?”秦皇后虽不曾去早朝,但早朝上的动静她能很快知晓,这自然和她安插的耳目有关。
赵元佑淡淡笑了笑;“儿臣告诉父皇若他执意要给苗贵妃一个皇后的虚名,那不是爱苗贵妃,而是害她,害她失去贤妃之名,害她被天下非议。一个皇后的虚名远不如厚待苗家人以及厚待苗娘娘唯一的女儿更实在。”
秦皇后欣然颔首;“三郎,你想的很是周全,难为你这般为我费心了。如此说来你父皇很快就会改变主意了。”
旋即,赵元佑便告退。
等赵元佑离开后秦皇后原本带着些许皇后威仪的脸慢慢柔软起来,在自己的母亲和嫂嫂面前她可以暂时卸下皇后的包袱做回自己。
“没想到文相公竟然老糊涂了,要和中宫作对。”国舅夫人咬牙切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