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想怎么办(第2 / 4页)
姜肆提醒道:“土地兼并的案子是裕王盯着不假,但是有沈相从旁协助,挪用粮草当然是神不知鬼不觉。而且裕王殿下不想得罪人,但是又想把差使办漂亮,只能出此下策。”
土地兼并的案子,弄到最后,为权贵们买单的仍旧是朝廷,说出去就是一个笑话!
曜帝把这个差使交给周湛是下的密令,旁人还不知情,姜肆来给他提个醒。
“这个差使要看殿下想怎么办了。”
他卖了个关子,周湛问道:“姜大人觉得这趟差使应该怎么办?”
姜肆三十多岁的年纪,担任正三品的户部右侍郎,在同龄人中是出类拔萃,见识自然也比同龄人成熟稳重。
“这要看殿下的选择了,若想息事宁人,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只要粮食不流入北辽,老百姓们能要回土地和粮食,亏空大不了以后慢慢想办法弥补。”
“殿下若是想拆穿这件事情,就要悄悄地查,拿到证据,让那些人没有狡辩的空间。”
第一个选择是对大家都好的选择,只有朝廷吃亏。第二个选择,则会在京城再掀起一场风波。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明哲保身,例如裕王,明知道朝臣们挪用朝廷的粮食来应对这次的危机却选择视而不见。例如沈案兴和伯安,给下面的人出主意,应对这场危机,用朝廷的粮食收买人心。
周湛会怎么做?
周湛皱了皱眉,他做好了账面上的存粮跟实际不相符的准备,只是没想到竟然会这般复杂。
若是把粮仓的事情戳穿,他可就连沈案兴也得罪了。
沈案兴这个丞相的权利虽然不如刚建国时丞相手中的权利大,但是到底统领内阁,统管六部,权势不小。关键他还是自己的岳丈。
但若是放任不管,对朝廷来说是一个隐患。
民以食为天,这三十六座粮仓能供给京城二十多万百姓,几十万驻军,事关重大。
很难做决定。
姜肆也不催促,等着他慢慢做决定。
茶肆的老板又来帮他们续了壶水,茶水喝到嘴里已经没什么味道了。
周湛问道:“姜大人可愿帮我?”
两人不是第一次合作,周湛看起来文质彬彬,但是在沛县赈灾的手段雷厉风行,令人佩服。要成大事,除了谋略,还要有手段。
短短几个呼吸就做出决定,周湛是个能干大事儿的人。
目光长远,不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违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