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真的是奸臣 > 第三十章 误会

第三十章 误会(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燕郊,空山无鸟鸣,冰霜结千里,一处梅林,枯枝横生,显然很少有人打理,梅林中央却有稀稀疏疏两三根竹子,竹子一旁都有一处火炉。

在南方常见的竹子,因为气候的原因,在北方却很难存活。能在严寒的北方活下来,既是细心打理,也实属不易。可见主人的向南之心。

此处幽静,却并不冷清,一片朗朗的读书声让这里充满了烟火气。

天寒鼓柁生悲风,残年白头高浪中。

地经江徼饱焚掠,夜夜防贼弯长弓。

荒村叶落寡妇泣,山田瘦尽无耕农。

男逃女窜迫兵火,十年不见旌旗空。

昨夜少府下急牒,军兴无策宽蜚鸿。

新粮旧税同立限,入不及格书驽庸。

有司累累罪贬削,缗钱难铸山为铜。

朝廷宽大重生息,群公固合哀愚蒙。

揭竿扶杖尽赤子,休兵薄敛恩须终。

这诗说的是,江边岁暮天寒,触目皆是荒凉。清廷入主中原已有十余年,地方上却依然饱受兵火盗贼之苦。

人民或死或逃,民生凋敝,田地荒芜,而朝廷依旧穷兵黩武,为维持战争所需,甚至还捐杂税严限追逼,致使哀鸿遍野。诗人重心长地建议统治者要休兵薄敛,警醒严刑苛政的统治者不要逼民为盗。

若这些良民赤子无以为生揭竿而起,损害的正是统治者自身的利益。仁政爱民,是为民,也是为己。

这首诗的主人便是龚鼎孳。

他的身份有很多,比如前刑部侍郎,南党党魁之一,江左三大家之一,还有此时无可争议的文坛领袖。

然而后世能记住他的身份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贰臣”。

博尔金听不懂这诗,但看到遍地孩童,他还是惊掉了下巴。靠,这人混的也太惨了,好歹是做过刑部侍郎的人,现在居然做起了孩童的开蒙老师。

这种穷酸最好离他远点,六弟和阿玛找这人做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