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章】 产业集群(第2 / 3页)
要知道,目前‘银杏新区’的辖区面积达到了惊人的4万平方公里,比整个海州市都还要大。
虽然‘银杏新区’大部分的区域都是险峻的高山大川,人口都是集中在新区以及沿着澜沧江的平坝地区,但是在那些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却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财富。
‘镜湖地区’申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之后,整个‘银杏新区’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区域被划归为保护区,除了少数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许多地方都有开发限制。
即便如此,整个‘银杏新区’依旧拥有数千平方公里的区域适合旅游开发,这对于‘银杏新区’的未来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萧风也深知贪心永远不足,‘镜湖公司’能够把公司拥有开发权的300平方公里区域开发好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为此,他并不反对其他的旅游产业集团进入‘银杏新区’进行开发,深知还会为一些资金困难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或者资金援助。
在萧风看来,‘银杏新区’的旅游产业搞上去,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那些投资者,而是‘银杏新区’以及新区的居民。
这笔经济账谁都会算,‘镜湖公司’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无力开发的旅游资源而搞一些小动作,最终导致天怨人怒。
这个世界上,钱是赚不完的,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全部占有,懂得合作、分享才是最重要的。
自从‘镜湖集团’成立以来,萧风的‘共赢’的理念就一直在集团所有人的日常工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才是最重要的!
…………
萧风这段时间在‘银杏村’度假,‘银杏新区’管委会的领导可没少上门拜访,但是除了第一次的礼节性拜访之外,萧风一概没有接受。
对于萧风来说,管委会官员治理‘银杏新区’是帝国赋予他们的神圣职责,‘箫氏家族’并不会在其中指手画脚。
虽然‘镜湖集团’每年的产值能够达到2000亿RMB甚至更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箫氏家族就可以对地方政府的管理又太多的干涉。
虽然箫氏家族和徐氏家族在国内拥有莫大的影响力,但是对于帝国的底线萧风还是很清楚,并不能因此而把‘银杏新区’变成国中之国。
在20多年前,津门的某个富裕村庄领导人就因为膨胀的思想而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种案例对萧风可是一个极大的警示。
为此,萧风宁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洛杉矶,或许未来会更多地呆在纳鲁岛,却不愿意回到国内对‘银杏新区’管委会的工作进行太多的干涉。
萧风的举动也是让众多元老看在眼里,大家也都是暗自点头,觉得萧风有分寸。
尤其是洪老总,生怕萧风恃宠而骄,依靠着自身的影响力在‘银杏新区’制造国中之国,如今看来,萧风并没有头脑发热。
有了萧风的表率,‘箫氏家族’的所有人都是对具体的政府事务敬而远之,这也使得家族在帝国政府方面的口碑极好。
当然了,远离政治的‘箫氏家族’倒反热衷于公共事业,在‘银杏新区’所有居民对于箫氏家族的感官都是极好的,无论是公共交通、公众设施还是医疗、教育等等领域,‘箫氏家族’的资金可是解决了很多问题。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七夕,‘镜湖公司’也是顺应这些年的潮流,和‘银杏新区’众多旅游产业集团联合举行了‘七夕浪漫之旅’的宣传攻势,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度假。
为此,各个旅游集团也是推出了许多专门为情侣准备的旅游项目,比如双人热气球、情侣滑翔翼、双人漂流以及浪漫帐篷等等,在宣传策划中看得许多情侣、夫妻都是大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