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走科举路 > 第137章 经略西南

第137章 经略西南(第5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三,便是加强女子的教育。申请朝廷派更多的女官到西南省来设立大景女学,或是其他有识的女子到西南省设立女子私塾,提升西南省女子的文化水平。希望日后西南省的女子也能有机会到京城去参加女官的考试。

季兴邦一直觉得只有开启明智,将西南夷的各族人民当成同样的大景子民来对待,长此以往才能够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真正成为一家人,真正对大景朝产生归属感。

否则便是之前自己推广一个新式农具这样明显纯利国利民的好事都那么艰难,日后要推行一些其他的政策可怎么办呀?更要遇到多少严重的阻碍?

好多政策初看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好处,也可能这会暂时牺牲一部分人短暂的利益,但是这些政策长期推行下去必然是会利国利民的。

可若是未开启明治民智,西南夷的各族人民都不理解这些政策,不愿意接受,那么就完全没有办法推广。

所以季兴邦这个新上任的西南省巡抚最先烧的这三把火归根结底都与“教化”问题有关。

他想慢慢的吸引西南夷各族人民学汉语,学汉学,通过科举入世仕,也管理一下汉人,了解汉人的生活方式。

也慢慢的引导汉族人学西南夷的语言文字,入仕之后到其他少数民族所在的地方进行管理,更加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想法等等。

大家只有互相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有了更多的融合,才会更加理解对方,与对方真正亲如兄弟姐妹一般。

不过互相之间的接触和了解带来的也不必然是理解与亲善,也有可能会加剧双方的矛盾,引起战争或者乱象。

这其中的度很难把握,只能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这也是前任的巡抚周大荣迟迟不敢动教育这一块,不敢像季兴邦这般“开民智”的原因。

但是季兴邦这个年轻的西南巡抚在上任后便以大无畏的姿态,轰轰烈烈的推广了他的政策,希望能实现他的抱负。

他觉得这样做虽然风险与收益并存,但肯定是对民众来说是好处多过风险的,他愿意去冒这个险,愿意去为西南省的广大百姓们去做这个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