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第3 / 3页)
《三国志吕布传》“建安三年,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于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
建安三年,吕布感到刘备的危险,狗的嗅觉还是挺敏锐的哈,命中郎将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协力攻打刘备驻城小沛,曹操也不干诶,你打我小弟?我不要面子哒?他也下令,夏侯惇前往率军解救刘备之危,反被高顺所统领的陷阵营打败,刘备只好弃城逃向曹操。注意!这个时候高顺手底下大概是两三千人,刘关张手底下一万多人,三国志刘备传里面记载的,关羽张飞这个时候还是壮年,结果呢?
羽在阵前,顺将兵就羽,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羽、顺乃独共对战,顺以矛刺中羽,张飞前救羽,亦被刺,顺遂名震天下,号万万人敌。
关羽立于阵前,高顺领兵靠近关羽,说:“我们先让兵士退下,我们俩一决胜负。”关羽自无不可应下,战神局单挑开始,高顺一杆长矛刺中关羽,惊得张飞哪还管的了那许多,飞也似拍马来救他二哥,却兄弟双双把家还,个个给扎了个窟窿。最后怎么搞的给救了,还是高顺手下留情了,也没写,但是高顺名震天下是肯定的了,成为了凌驾于万人敌之上的更高级存在。
布令高顺领兵,袭玄德之后。玄德闻得此信,乘阴雨撤兵,弃盱眙而走,思欲东取广陵。比及高顺军来,玄德已去。
吕布又派高顺偷袭老同志刘备屁股,如何刘备撒丫子狂奔,天上下着大雨诶,都不管了,等到高顺跑过来的时候,别说刘备了,连个刘毛都没逮着。
曹公遣夏侯惇救备,惇使蔡阳为先锋击之。顺望见阳麾盖,策马刺阳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惇诸将莫能当者。惇负其力,阴欲前突顺,为顺举弓一发所中,伤左目,顺瞋目盼之,关羽、张飞皆不敢动。诸将震惊,言“将军天威也”!遂破之,虏备妻子。顺威震徐州,曹公议迁许都以避其锐。
曹操派遣夏侯惇营救刘备,夏侯惇让蔡阳当先锋,高顺看见蔡阳的旗帜,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将蔡阳斩首安然离去,夏侯惇诸将没有人能挡住他。夏侯惇仗着气力,打算突袭高顺,被高顺一箭射中左眼,高顺环顾四周,关羽、张飞都不敢动弹。
众将夸赞,“将军神威!”那他们又打不过,反正夸人又不花钱,高顺一连击败了夏侯惇、刘备等人,还掳掠了刘备妻子,有点汉高祖刘邦的风采了。高顺威震徐州,打得曹操甚至商议迁都避开他的锋芒!老实说,这个许昌真可怜,动不动就要被废。
九月,曹公征布。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粮道。布妻谓曰:“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愿将军谛计之,无为宫等所误也。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
同年九月,曹操亲自东征吕布,吕布连三次战败便于下邳坚守城池不出。随后曹操刘备联军渐渐包围了下邳城,后陈宫献计于吕布,吕布驻守城外,而陈宫与高顺驻守城内,由吕布亲自率领骑兵去截断曹操粮道,陈宫、高顺坚守下邳城。然而因为妻子的一番话说(高顺与陈宫向来不和,万一将军出城后,他们发生矛盾、兵变,致使将军出城后则进不了城),使吕布犹豫不已,错失良机。
关于这些人物的下场,史书与演义大致相差无几,看看演义中的描写:吕布多方乞命,自然不足道;陈宫慷慨就义,然死前不免挂念老母妻小;张辽选择了良禽择主而栖,投降了曹操。高顺只是沉默、无言,在沉默中接受了死亡。
或许曹操是更好的主人,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自己捍卫的旗帜倒下了,自己自然没有存活的意义。简单质朴清白的武人心理,人想苟活下去是可以找到各种大义凛然的借口的,不过至少任何人也无权指责贯彻自己信念慷慨赴义的殉难者。
为将者,勇武是根本,善战是根基,能御练强兵就能算是名将,知进退、知形势、有谋略就算是帅才了。
《英雄记》曰:“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月华如水,清汉如灯,弹刀清啸,饮血归鞘;沙土扬扬,黄云漫漫,战马奔驰,乱箭穿杨;安知男儿归何处?马革裹尸死沙场,独留悲壮耳!
漆夜无星,烛光无泪,提杯问盏,醉解千愁;罪罪雨雪,瑟瑟寒风,刀舞长空,枪出如龙,安知男儿奔何方?擂擂战鼓夺城池,千古垂名耳。一曲终,胡不见君哭?夕阳晚照,血色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