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为我神州再战一世(第2 / 3页)
但是你说你了解点知名人物的姓名还行,现在还得推人家的出生地、字,这可就有点为难李禹哲了,无情的现实抽了他一记大耳刮子。
缓了一会,李禹哲想到常博仁对他一口一个小兄弟地叫着,那可是堪比白起的杀神啊:三屠怀庆府(河南沁阳市),屠江苏泰州多城,坑杀陈友谅降军4000人,不由得起了身鸡皮疙瘩。
徐天德看出了李禹哲的紧张,还以为是被自己大明中山王的身份吓到了,带着宽慰的语气说道:“将军,这功名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我徐天德既然说了追随将军,自然不会言而无信。”
“徐大哥,您也别喊我将军了,真是让我汗颜。您上辈子可是中山王,开国六王之首,而且洪武帝就算屠戮功臣,你也是寿终正寝的,对你不仅有知遇之恩,更是让你名垂青史、荣宠备至。
您说您追随我?我能给您什么?论品阶,我只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将军,论祖上,我祖上也不过是追随到宁远伯,一个小小的伯爵又怎能比得上您这位异姓王。
老实说,我是真不相信这番话,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个人武勇我都不如您,您上辈子建立的是远迈汉唐的伟大功勋和事业。
我是什么人?一个二十岁还要靠父母给生活费供我念书的学生,在古代就是百无一用的穷酸书生,而且我也没有什么大志向,我不喜欢空话大话,我就是个市井小民,我就想安安稳稳的,我对象打扫卫生,我做饭就行了,我也不想当皇帝怎么样。”
李禹哲越说越激动,想要直起腰说话,却因为腰间伤势疼的他一下子又躺了下去。
徐天德将他扶起来,给李禹哲身后枕头支好让他靠着,解释道:“那可不行,如今身处行伍,军有军规。我生下来我爹妈给我取的名字叫天德,不叫徐达。在末世降临前,我只不过是一名农村家庭的孩子,是常博仁没有放弃我,然后蒙将军照顾,苟活至今。
救命之恩、庇佑之恩,徐某没齿难忘、感激不尽。倘若论上辈子的功绩,我是洪武朝的官,不是他永乐封的,将军明白吗?我徐达不过是能带带兵、打打仗,将军不一样,将军的眼神里有那种狠辣的仁慈。
成大气候的,少不了这种风骨,因为他们能不顾绝大多数人的反对,打破偏见和封锁。可以为心中的目标,不顾别人言语,不需要拘泥于世俗。山不向你走来,你便向他走去,将军当为立马横刀定天下的英才,我徐天德愿辅佐将军,为我神州再战一世。”
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
老实说,你父母老师夸你两句,你都会骄傲一下,更何况是大明的中山王,李禹哲一时有些飘飘然。而且徐天德说的也在理,他毕竟是跟洪武打天下的,元朝都是他推翻的,人家朱棣没造反之前也不过就是一个藩王,他还从朱棣手底下做起?
不过那跟着他李禹哲不是更奇怪了?他徐天德带着徐达的身份过去,不说封王吧,搞个正一品的将军当一当是不成问题的,跑过来给他一个从四品打杂,真有他的。
徐天德看出了李禹哲的寻思,继续说道:“徐某投靠将军,一是将军有大才,必成大器,立下远超徐某之功名,对徐某更是有救命庇佑之恩;
二是如今天下大乱,徐某重伤初愈,家中父母在徐某年幼之时过世,徐某本就是浮萍一般,索性结识了常兄弟,倒是今生一大快事。而且如今在南菁,除了投奔将军,徐某也无处依靠。”
李禹哲明白徐天德的意思,也就没有说出来,有些挑明了就不好看了,他端起绿茶抿了一口,问道:“那常大哥,他也?”
徐天德摇摇头,“虽然十有八九是同一个人,但是我问过他,我猜测记忆恢复应该是有个过程。其实我本来以为我是特殊的那位,但是后来发现将军和燕王搭上关系,再加上老常。”
“以后在朱棣面前,徐大哥和常大哥又该怎么办?你们认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