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咏春战八极(第2 / 3页)
对拳的话,就先打打看,实在不行开个天赋直接碾压,反正他也看过了,这叶昊然可是没有天赋的,这把,优势在我。
咏春拳分为四路,分别是小念头、寻桥、标指和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三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
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的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黏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为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羊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
八极拳以头足为乾坤,肩膝肘胯为四方,手臂前后两相对,丹田抱元在中央为创门之意。以意领气,以气摧力,三盘六点内外合一,气势磅礴,八方发力通身是眼,浑身是手,动则变,变则化,化则灵,其妙无穷。
在用法上讲究"挨、膀、挤、靠",见缝插针,有隙即钻,不招不架,见招打招。
在汉朝刘安写的《淮南子》里记载:“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这里八极代表了极远之处。八极拳之名也是要本门弟子将八极拳的劲道练到极远之境。
咏春传人叶昊然,撑出侧傍手,人开俩步半,两脚与肩同宽或略窄于肩呈内八字站立,两腿微屈,双膝内钳,间隔一拳。
正是二字钳羊马,马开半步,手要钳肘,腿要钳膝,力从地起,拳由心发。
八极传人李禹哲,站身正直,十趾抓地牢,两膝微下蹲,松胯易伫腰,两肘配两膝,八方任飘摇。
两人都在等待对方先出手,再后手破之,两人不过隔了一米远的距离,却始终没有出手,彼此交错步、相互试探。
八极拳技击讲究彼不动,我不动,彼若不动,我以引手诱敌发招,随即用崩开裹迸之法强开对方之门,贴身暴发,三盘连击,一招三用,三法,三力,而一举成功。
咏春拳则长于桥手相接后的感觉和反应,要求不“冲身”、“追手”,“追手”是指离开防守范围追着去接触对方桥手攻防、马步上落和转变都要以维持重心为原则,尽量避免因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对敌的平衡状态。
还要求“守攻同期”,即当消解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人。
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李禹哲欺身上前,以崩、憾、突击发劲。
崩,如山崩之势;憾,如震撼山岳;突击,为用法突然,动作干脆。须贯通於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发力瞬间劲如崩弓,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
周身气机运转,始于闾尾,发于项梗,源泉于腰,行步若淌泥,气机下沉。
叶昊然桥手招架,来留直送,甩手直冲,拳打中线,先消后打,连消带打,以打为消。不过眨眼功夫,两人对拳不下十记。
何谓中线?是指人体头顶至尾闾一线,在进攻时,咏春拳要求沿着自身中线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之间的最短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也很难卸力,而且受力也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