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第4 / 4页)
而且两所学校也是面对东南亚招生,真正港岛的学生加起来恐怕连3000人都不到,可见现在的港岛教育情况有有多落后。
十年前想读小学首先要通过入学考试,然后就算你能通过考试,但是高昂的学费也把大部分学生挡在门外,然后就是中学大学,一步一个坎。
这就造成最终大部分大学生家庭的富裕,学了相关的专业也不一定会从事相关专业,而中学生并不好找工作,最终只能子承父业或者到处瞎混。
目前港岛培养人才的模式,都是自行招收然后培养,港岛的大佬也都有自己的职业学校,那些中学毕业的不少优秀人才也会招进各自建立的学校,毕业之后为各个集团培养人才。
就比如霍英栋旗下的有荣建筑,每年也都是在培养不少的建筑、港口等学生,学成之后直接进入霍氏旗下的公司。
包船王也九龙那边也有自己的学校,培养出海的各种技术人员,满足环球航运的需求。
董船王更是去年花费320万刀乐,买下全球最大最豪华的邮—伊利莎白皇后号,现在也改装成一所教育用途的流动大学,取名为“海上学府”。
至于张忠华的玉皇集团就更不用提了,他在将军澳那里的玉皇技校开设的专业也有十多个,玉皇集团每年还会送不少的高层去国外大学进修。
对于自己需要的人才的培养,港岛各个大亨也是无比的重视,比较关系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人才储备更是重中之重,没有相关专业就自己培养,指望港岛的教育系统培养,他们的公司早晚得倒闭。
港岛的港岛大学和中文大学以前的学生,最先考虑的就业方向是港府的公职岗位发展,随后就是汇丰银行和四大洋行的公司,再然后是律师作家医生之类的职业。
当然现在有了不同,自从有了玉皇集团这个巨无霸的存在之后,港岛的大学生就业的第二考虑对象变成了玉皇集团旗下的各个公司,优厚的福利待遇更是秒杀四大洋行,当然还是在港府公职之后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其实四大洋行招不到更多更专业的优秀的人才,他们也不得不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成立职业教育学校,专门为旗下的公司培养人才储备,只不过现在人才需求被玉皇集团横插一杠子,现在缺口更大了。
各个公司都是定向为自己培养人才,入学之前会签订合同,规定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必须到培养他的公司工作最少十年时间,否则不但要支付公司培养他的时候的所有费用,同时就要面临赔偿。
其实现在港岛的教育情况比起前世好上了很多,有了玉皇集团的存在,港岛的就业岗位多了很多,以前的时候大量的学生毕业之后,尤其是中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又不肯到码头卖力气,很多最终加入社团。
而这两年玉皇集团发展起来之后,每年玉皇集团招聘的中学生就高达万人,玉皇基建旗下的各种工程车辆就需要不少的人才,玉皇物流也需要大量的海员和司机,人才的缺口也是相当的庞大。
仅仅玉皇基建就需要挖掘机、装载机、压土机、推土机、叉车班、塔吊等等人才,不但要培养工程车的操作人员,还要培养维修人员。
包船王、董船王、霍英栋等等大佬,有着玉皇集团和玉皇集团的无数订单,公司发展也比前世要快上很多,人才培养这块也是投入了更大的精力。
各个公司发展自己的职业教育也是被逼无奈,这里可没有东瀛、德国那么多优秀的人才,人家的职业教育也要甩其他国家几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