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带着游戏面板穿越四合院 > 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四百一十二章(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邵氏和电懋的设备也有点落后了,去皇都怎么样?”哈

娄晓娥说道。

港岛早期电影人员也都是从北边到港岛的电影从业人士,其中很大部分来自沪市的演员、导演和企业家,因此带动了国语电影的发展。

大量人口来到了港岛,也致使这里人口极速的膨胀,港岛的人口从1945年的60万激增至1949年的186万,到了1952年港岛的人口已经达到了218万,现在的1970年港岛人口更是高达400多万人。

电影是港岛文化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丑国好莱坞式的大制片厂体制悄然兴起,通过文化输出来影响全球,加剧了港岛电影市场的混乱局面。

港岛在50年代陆续成立了长城、凤凰、新联等公司,长城以社会写实国语片的创作主力、凤凰以喜剧国语片的创作主力、新联以家庭伦理粤语片的中坚力量。

一些电影以邵氏、电懋为主,引进西方现代电影思潮,思想西化,以开放姿态审视社会新阶层。哈

现在,东南亚的电影行业霸主就是港岛邵氏电影,邵氏电影不但拥有着全东南亚最大的电影公司和院线,最重要的就是邵六叔现在也是港岛TVB电视台的股东。

邵氏在50年代初,已然建立起一座庞大的娱乐帝国,涵盖夜总会、主题公园、电影制片厂,以及遍布港岛和东南亚超过一百三十家影院的超级院线。

1956年的时候,邵氏公司在九龙清水湾正式着手建立邵氏影城,影城于1958年开始动工,经过多年的不断扩展,最终占地面积八万平米。

影城内包含了多个录音棚、两座永久性的露天街道布景、一套先进的彩色胶片显影装置,以及从欧美地区进口的各种世界一流的电影设备。

如今,邵氏影城也成为的全亚洲最庞大、最尖端的好莱坞式大片厂式制片机构,称霸东南亚电影市场。

张忠华在两女的提醒下也清醒过来,他才发现自己刚刚想起东南亚的电影市场竟然又走神了。

“阿华,你说你写猛龙过江有没有机会进入内地电影市场?”哈

娄晓娥笑着说道。

“现在没有什么机会,不过以后应该还是有机会的,等到八十年代应该会是进去的第一批电影。”

张忠华笑着说道。

“为什么啊?”

娄晓娥说道。

“去年年底,全丑国有100多万人参加反对安南战争的游行,丑国多次和安南和谈无果,肯定会改变战略了。”

张忠华神秘的说道。哈

“你的意思是,丑国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