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第3 / 4页)
“不错,把报纸多印刷几份让大家都看看,尽量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然后继续修改,尽最大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张忠华正和印刷部长讨论报纸的时候,报社副经理敲门走了进来。
现在《华侨日报》浴火重生,让公司所有人都精神饱满,看上去也都年轻了不少。
“老板,刚刚有一位应聘者来面试报社副经理职位,因为面试的职务原因需要您一块把关,根据简历上看这是位英国剑桥工业学院毕业高材生。”
副经理对张忠华说道。
张忠华接过简历看了起来,这是一份中英文双语的简历介绍,上面写的还是比较仔细的。
林行知,30岁,1960年曾就职于《明报》担任资料搜集员,后来升任到《明报》编辑职位,1965年的时候赴英国剑桥工业学院攻读经济学,1969年毕业后在英国实践了一段时间,今年刚刚返回港岛。
张忠华看着这个经历暗暗吃惊,短短几年的时间从一个资料搜集员成为编辑,还在英国剑桥对了四年的经济学,是个人才啊。
其实张忠华不清楚的是,这个林行知远比他想象的更要优秀,在没有他的时间线中林行知从英国回到港岛后,再次加入《明报》报社。
他凭借出色的能力,被《明报》老板金庸赏识,出任副总编辑主管《明报》经济版。
1973年,林行知离开《明报》报社,创办《信报财经新闻》,这也是港岛首份以财经新闻为主的中文报纸,在港岛一真有些非同一般的权威性,曾经被业内人士评选为最有公信力的报纸。
“走吧,咱们一块去面试,拿上新印刷的报纸,让这位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业内高材生指点一下。”
张忠华带着几名报社的主要成员一起向小会议室走去,这位要是真的本事飞非凡,那报社的负责人就有了。
“张生好,刘生好,胡生好,还有……”
林行知看到四人进入会议室后立刻起身说道,张忠华的照片在一些上有,他认识,而且在港岛很多人不认识港督,但是不认识张忠华的不多,至少稍微繁华点的地方的人都认识张忠华,毕竟cfc里就摆着张忠华的书,书上就有张忠华的照片。
至于其他人都是业内人士,林行知前几年在《明报》工作的时候都接触过。
“林先生您好,我是高向宇以前是华侨日报印刷部部长,现在在玉皇印刷公司印刷部部长。”
印刷部长向林行知自我介绍道。
“不用客气,都坐吧。”
张忠华从玉皇电器的冰柜里拿出五瓶可乐递给众人,然后坐在主位上。
林行知先是做了自我介绍后,前来面试的几位公司高层开始询问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