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第3 / 4页)
「老板,刘思琦的个人信息也打听清楚了。
四十年代的时候刘家老爷子也就是刘思琦的父亲在港岛混的还是不错的,在九龙也有不少工厂地皮,算的上是显赫一时。
58年的时候刘老爷子算是正式进入了地产领域,那时候也是发了一笔横财,不过很快就去世了。
刘思琦随即接手家族产业,随后就大力进入地产领域,可惜那时候港岛地产行情下滑,于是购买了《华侨日报》准备通过报纸来为他地产公司打广告。
但是这几年的行情一直没有好转也在不停的变卖产业,刘思琦前几年摊子铺的有点大,虽然现在地产行情有了起色,但是他有点入不敷出快挺不住了,
这次不出手《华侨日报》的话就要破产了。」
张忠华听着张龙的叙述不由得摇了摇头,苦笑不已。
没想到又是一个因为炒地产被套牢的,接着他又想起玉皇银行的前身,也是因为这个。
头几年炒房地产炒疯了,赚了一笔后想着赚更多。
可惜啊,可以,理想很丰满,可惜现实太骨感,最后也是坑了自己。
不过,地产行情也就很快就会好转,这一波挺住了,度过去就能成为大亨,挺不过去大概港岛也不会再有这号人了,这刘思琦还算果断,为了维持房地产公司不断出手旗下产业,希望他能挺过去吧。
就在张忠华等人向着《华侨日报》总部赶的时候,位于《华侨日报》总部办公室的刘思琦,却在焦急的等待着。
这次终于又有人来询问《华侨日报》的事情,这次一定可要卖出去,只要卖出去我就有救。
刘思琦心中不断地祈祷,他不是草包,只不过风波来的太快,快到他没有反应过来,而且看得出来房地产行业马上就要起飞,只要能有接手报社,他就可以等到房地产行业起飞的那一天。
刘思琦现在也是非标无奈,本来买下《华侨日报》指望着做广告可以助力销售公司的房子,谁曾想这几年的时间各种事情不断,房价也是一直在下跌,现在才刚刚有点要抬头的趋势。
有自己这个前车之鉴在,也就没人愿意接手《华侨日报》,这几年报纸行业《明报》和《文汇报》靠着突飞勐进,可惜多次招聘作家也没人来投稿,报社和地产公司一样也都是半死不活的。
现在的《华侨日报》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过还好,昨天晚上报社员工告诉他有人预约想收购《华侨日报》,想到报社有人接手,刘思琦激动了一晚上没睡着。
刘思琦站在报社的三层小楼前焦急的等待着,不会是放自己鸽子吧。
在刘思琦不断的焦急等待中,几辆车停在了报社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个人,刘思琦一晚就认出来中间的炎夏首富张忠华。
看到向楼内走来的张忠华,刘思琦差点惊掉下巴,这是炎夏人首富来收购报社了,这次事情妥了,连忙飞奔下楼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