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水围看地(第3 / 5页)
郑娟由衷的感叹道。
包船王名叫包玉刚1918年11月10日,包玉刚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包兆龙是一个商人,常年在汉口经商。尽管他事务繁忙,但却对子女非常严格。由于家庭还算富裕,他决定让子女接受当地最好的教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是zj省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形成了历史上着名的商帮——宁波帮。
13岁那年,包船王到上海求学,学起了船舶,后来违背父亲的意愿没有进入大学深造,而是进入了银行工作。
1949年初,包船王与父亲一起携着数十万元的积蓄,到港岛另闯天下。
尤其是去年的时候,趁机扩大船队,完全是通过不懈努力和卓越见识发展为港岛一代大亨。”
东南亚华人谁不佩服包船王,宁波人太强悍了。改革开放初期就全部外出做起以物换物小生意,其中成就了无数商业大老。
说道包船王,张忠华又想起了另外一位大老,那就是霍先生,堪称楷模。
“包船王现在只有只有四个女儿,也不知道包船王那么多家产最后会便宜谁。”
郑娟笑着对张忠华说。
“包船王人生事迹也会写进港岛历史,也算是一代传奇人物功成名就啦。”
张忠华有些羡慕的说道。
大家怎么都关心人家的家产啊,低俗太低俗了。
未来港岛豪门争夺家产的事情多的去了,奥门那边死后几房子女争的死去活来不可开交,霍家几个儿女最终也是对簿公堂。
“这天水围也是真够落后的,你介绍下这里的情况吧。”
张忠华说道。
“天水围原为渔塘。其南为屏山,北面是辋井村和米埔自然护理区,西面为厦村和虾尾新村,东面为冯家围和东头村,距离中环市区大约25公里。
这里被丘陵环绕交通不便,这里的人基本也走不出去,港府估计目前也不会规划这里。土地大部分都在这里的村民手中,一尺也就1港币多点。
不过这里缺水缺电,如果是办工厂肯定不行,但是咱们在这里建养殖场还是没问题的,养殖场对于水电的需求比较低。”
郑娟看着眼前的天水围很是唏嘘,她只知道天水围穷,但是想到竟然这么穷,这还是第一次到新界这边,在这里建厂水电先不说,运输就是个大难题。
“建养殖场最合适的位置是哪里?”张忠华问道。
这里这么落后难怪开发商不开发这里,港督府不把这里的交通问题解决了,港岛开发商肯定不会开发这里,这不是有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