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水围看地(第2 / 5页)
“lak哥你放心,在港岛谁的钱都能欠,唯独lak哥你的钱没有人敢欠的!”
对lak哥千恩万谢之后,张忠华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中环警署。
……
……
很快cfc九龙的四家分店就同时开业了,四家店都是九龙地区最繁华的地段,每家店每天利润超过四千港币,当然这里的利润跟本岛的几家店没办法比。
这里毕竟是九龙地区,消费能力还有人流量都有远远比不上铜锣湾,更别说是中环路。
九龙地区大部分人都把cfc餐厅当做奢侈品来消费,虽然定价比本岛的几家店要低得多,但是每周能来一两次的都算是有钱人了。
在九龙能有这个利润,也在张忠华的意见之中。
……
……
等到各个餐厅走上正轨之后,5月1日劳动节这天,张忠华带着郑娟来到了新界的天水围地区。
从中环乘坐天星小轮到屯门,又乘坐附近渔民的小渔船到屯门,随后坐着小破车到天水围地区。
这一路上两人看到的破败都是无比的景象,这里和本岛甚至九龙地区简直就是两个世界,港岛高楼林立白领西装革履,然而天水围还有屯门地区这边都是衣衫褴褛的渔民划着小破渔船早出晚归的出海捕鱼。
港岛本来就是沿海城市,本身就不缺海鲜,渔民出海捕鱼的船只也很小,捕到的鱼除了自己吃也只能拿去贩卖,赚一点微薄的生活费用,家里的孩子稍微大一点就跟着家长出海捕鱼。
至于上学?
港岛无比高昂的学费,别说是这些渔民还有普通市民,就是在中环上班的白领要让家里的孩子上学都得咬咬牙。这些渔民的孩子能识字已经算是不错了,港岛还要过些年才有免费的基础教育。
“老板,内地是什么样子的?”
郑娟好奇问道,张忠华虽然对外宣称是新加坡来的,但是他在港岛站稳脚步之后,自己来历对于公司的核心成员也就没再进行隐瞒。
“其实内地那边和这边也差不多吧,城里稍微好那么一些,农村和这里也差不多,不过免费的基础教育可能要多一些。”
张忠华有些感慨的对郑娟说。
国内的情况何况又不是这样,包括四九城在内的几座大城市还好,但是出了城都是农村,农民每天做工一天也赚不了几毛钱。
“港岛很多华资大老不都是从内地来的吗,包船王、董船王那可都是在港岛有些赫赫威名的大亨啊,内地可真是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