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他真像一个超人(第3 / 4页)
想一想帕柳卡的扑救,每次救险后非要在地上躺足了时间才爬起身,似乎非休息够了不可。
在足球比赛中,一个球队的射门与守门员的扑救,大多数代表着这一次攻防的告一段落。
然后双方退回到位置上,守门员休息好后在把球传给队友,进行下一轮的攻防。
这样一来,足球便沦为了“回合制游戏”,这显然不是现代足球所追求的,也不是观众们乐意看到的。
如果一个守门员能很好地衔接好攻防转换的瞬间,让对手的进攻终结变成己方的进攻起始,那无论从场面上还是球队技战术上来看,都是质的飞跃。
电视机前,那个曾经观察过欧楚良一整场的穆里尼奥也在不停记录着笔记。欧楚良这种可以帮助球队瞬间转守为攻的守门员,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他恨不得立刻辞去助教的身份,然后找一支俱乐部执教,并且说服俱乐部管事的把欧楚良买下来,把他培养成嫡系。
这样一来,就离登顶欧洲的愿望更近一步了!
拉伊奥拉面露微笑,靠坐在椅子上。
他觉得今天把莫拉蒂搞到现场实在是太赚了!
他只要坐在这里,让欧楚良自己去表演发挥。这个国米主席就能自动发掘欧楚良的优势和闪光点,根本用不着自己介绍。
别的经纪人都怕自己的雇主在面对强队时发挥失常,只有拉伊奥拉却反其道而行。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
他相信自己看中的球员,会在逆境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另一边,一直在思考的莫拉蒂却又陷入了另外一个矛盾中。
年轻,意味着激情和活力,还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但是,年轻又意味着经验不足,镇不住场子。
莫拉蒂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球队的帕柳卡,时至今日,他很难不拿自己球队的主力门将和欧楚良进行比较。
毋庸置疑,帕柳卡已经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了。
作为唯一在世界杯决赛圈中因出禁区手球被红牌罚下的门将,帕柳卡的名字估计会一直留在世界杯的记录中。
虽然混了张红牌,但没有人怀疑帕柳卡的比赛经验和应付大赛的心理素质。
而这些,全都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门将经过无数场比赛积攒下来的,根本不是看了几场录像带能比拟的。
当一个人球员的年龄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时,相对应的他的经验便会成为他的劣势。
但拉伊奥拉的提醒却打破了这个“传统”。
“莫拉蒂先生,如果说参加世界级大赛就能证明一个守门员足够成熟的话,那我的雇主完全有资格称得上一名战果累累的守门员。”
不等莫拉蒂询问,拉伊奥拉继续说道:“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国奥队的主力守门员就是我的雇主。”
“并且在那届小组赛中,中国队取得了两胜一负的成绩,只是因为净胜球的缘故才被淘汰。”
“而我的雇主在面对巴西时,顽强地守住了巴西人的攻势,把1比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成功零封了四星巴西。”
中国队1比0小胜巴西,莫拉蒂自然听过那场爆冷的比赛。他也知道那场比赛中国队的守门员是欧楚良,但是一直以来,却没有把当时的欧楚良和现如今眼皮子底下的年轻人结合起来。
如今再被拉伊奥拉用这种方法提醒,莫拉蒂终于开始认真审视起眼前的年轻人。
“1996年亚洲杯,我的雇主又代表中国队获得了亚洲杯的冠军。”拉伊奥拉继续说道,“1997年世青赛,我的雇主又率领中国青年军获得了世青赛冠军。”
“在年底的联合会杯中,他又帮助中国队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就连巴西和捷克这样强的球队都没在他手下讨到好果子吃。”
“如果说参加过大赛的次数可以证明一个守门员是否称得上大场面先生的话,我想我的雇主不亚于世界上其他国家队的守门员。”
听到最后,莫拉蒂沉默了。
诚然,中国队只是一个二流的球队,在世界足坛根本掀不起什么风雨。
但无论是世青赛还是联合会杯,中国队战胜的对手却是意大利国家队(巴西、捷克)都“望尘莫及”的。这是否说明,担任中国队主力门将的欧楚良,在国家队的经历中比帕柳卡还要成功?
想到这里,莫拉蒂脑海中竟然产生一股子荒诞的感觉。
他突然觉得,那个喜欢在扑住点球后站起身、朝着身后球迷挥手致意的意大利风景线突然变得不那么香了。
那个站在那不勒斯门前,面对尤文进攻而缓缓后退的中国欧,身上却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听说罗尼和他关系不错,看来这次回去,我得问问罗尼对他的评价怎样了。”
就在莫拉蒂打算回去和罗纳尔多探听点情报时,尤文图斯的进攻再次从右路袭来。
这一次,是皮耶罗在右路底线前奋力反抢。
面对斑马王子的贴身紧逼,身旁没有接应队友的阿亚拉情急之下想开一记大脚解围。
结果这记大脚并没有开出来,皮球贴着地面朝前滚了八九米,被插上的孔蒂拦截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