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改变,就是好事(四千四百字大章)(第4 / 5页)
滕瑞麒想道,随后他找了把凳子坐下,训斥道,“我知道你的心是好的,但是,如此做法只治标不治本。你今天帮了十个人免于饥馁,明天他们怎么办呢?”
“所以,我想提高农作物产量,山长。”
滕林义说完,渴求地看着滕瑞麒,希望得到他的认可,屋内其他几个打算与他一起进行这个方案的,也充满希冀。
“我今天来就是谈此事的,你们详细说一说打算怎么做。还有,林义你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人是铁饭是钢,尤其你是练武之人。再看到乞讨的人,直接报给学院,会有人给他们一口饭吃的。其他地方我们管不到,但在大同,在山西,绝对不会看着任何一人挨饿。”
滕瑞麒一番说的话掷地有声,众多弟子学生眼中充满崇拜。
滕林义兴奋地点点头,代表他的团队讲解起他们的方案思路,“山长,农作物的产量与肥料有关,肥力越是旺盛的土地,产出来的粮食便越多。”
“当然,除了肥力还有耕作方面的因素,精耕细作与粗收粗放的产量天差地别。我们打算花费两年时间找出最佳的耕作方式,先解决简单的,再解决困难的,再把耕作方式普及大明,让大家不必因为错误的方式浪费产量。”
滕瑞麒微微颌首,表示认可。
前期规划还是比较靠谱的,知道先易后难运用对比法,还会控制变量,没有白教。但具体成效如何不好说,他们能否总结出靠谱的可推广的方式仍旧存疑。
“接下来,我们会边推广边研究,看看怎么制造出一批可以增加土地肥力的材料。最后,则是想办法从根本上改变农作物,让它更加耐寒耐旱,同时产量也更高。”
滕林义不好意思地笑笑,“这个想法还是从山长向我们展示的嫁接上来到灵感。”
“不错,我会给你们批几块地,大胆放手去做。”滕瑞麒表扬道,“不过我要告诫你一句,这件事不可操之过急,要很久才能出成绩。很可能,你这一辈子都要交待在黄土地里,考虑清楚。”
“我们考虑清楚了,山长!”
滕林义与其他几人一同喊道,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这便是农神滕林义在圣师、摄政王、大改革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扶持下投身农业的故事,大家有什么感受吗?”
后世一间教室中,老师指着PPT上的黑白照片,旁边还有一行字:面朝黄土一甲子,幸养人间亿万人。
......
从滕林义房间离开,滕瑞麒又转了四个项目,来到了一位叫沈陈的学生这里。
与书院内的风云人物滕林义不同,沈陈沉默寡言,最喜欢的便是摆弄各种各样的石头,而这个项目也是他一人要开展的,没有任何同伴。
“山...山长!”
沈陈正伏在桌上钻研着一块玉色石头,看到滕瑞麒的到来他立刻站起来,极为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