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道道道(第2 / 4页)
修行之人就要要从所有角度来认识世界,这样才可能更加全面。
这种思维模式离真相才更加近。
所见即所得。
这里的见不只是看见之意,还有见而思的过程。
也就是所思即所得!
不同角度,不同收获。
求仁得仁,求死得死。
不是世界在改变,而是人的思维和眼光在做主。
当然这里说的人心的世界,即是主观里面的世界。
而不是客观世界。
所以说,人受限于自己的思维和眼光,而很难获得真相。
除非破除思维的枷锁,和主观的眼光。
那么人才可以获得真相。
你用娱乐眼光看,那么就得到娱乐的内容。
你用思维逻辑看,那么就得到思维逻辑的内容。
你用人心人性和七情六欲看,那么你就得到人心人性和七情六欲的内容。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很多时候都是在于你怎么看。
你用什么眼光看,那么你就得到了你心中的答案。
就拿突破生死观这件事情来说,你从养生看,那么它就是养生问题。
你从人生看,那么它就是人生问题。
你从修行看,那么它就是修行问题。
如果你要把它当成封建迷信和唯心问题,那么它就是。
毕竟,结论源于观点!
你可以决定它在你心目中的角色和位置,但是你不能要求别人跟你一样。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世界的真相只能脱离了主体感知和意识之后,才会水落石出。
这就是各种各样的角度,而得出的答案和结论。
它们都对,但是都不对。
只看到了一部分,所以只能对几分。
可是,这些答案不是全部答案。
所以,又不太对。
再如,华夏经典文著,金瓶梅。
一说到此书,那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娘的!
这尼玛是色书啊?
居然还敢拿上台面来。
而且还敢称之为名著。
这他娘的,一看就知道是色胚。
这些话,这些想法,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德行。
他们那些人就只看见里面的色色的内容。
所以,就开始要批判了。
这用角度的法则一推就可以明白这种现象。
所思既所得!
你这番言论已经说明了你的偏向。
你心里装着屎,看别人都是这个东西。
因为这是你心中的频率。
所以,外界的东西自然要回应你的频率啊!
这些人才是十足的蠢货!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