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态度(第2 / 3页)
“这便是十分常见的看人模式。”
“普通人就是这个德行。”
“很难改变的。”
“当然也不是不能改变,修行就可以。”
“在哲学上叫正反对比论证。”
“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人既要用否定的态度来看待一切,更要用肯定的一切来看待一切,这样才能看得深远透彻。”
“比如说佛家的清规戒律,戒色。”
“一听到这里普通人就开始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了。”
“批判世间的一切,看什么都不对,看什么都不爽。”
“这样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好。”
“有利有弊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要是人人都戒色了,那么人类还怎么延续下去啊?”
“这不是扯蛋吗?”
“所以,众人都对这条戒律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做到这里也是不错的。”
“可是,普通人就继续发挥他们的主观想当然,对佛家的一切都是同样的态度。”
“于是他们的世界里再也无法得到佛家智慧的引导了。”
“这是一件多么可怜的事情啊!”
“普通人得到半只眼睛看世界,采用一刀切的简便模式。”
“可是这后面的后遗症就太多太多了。”
“你前面不吃亏,你后面就吃亏。”
“你前半生不痛苦,你后半生就痛苦。”
“能量是守恒的,还可以相互转化。”
“当然修行可以将世间万物的能量转化为自己的能量。”
“先否定了,那么就应该肯定啊!”
“这样才是两字眼睛识世界,才不会偏颇和片面。”
“所以说,人要用阴阳眼来看待一切。”
“用肯定的态度来说,那么戒色就是合理的。”
“体现在色的危害性,纵色欲的人往往都是疾病缠身,各种各样的纠葛和恩怨。”
“僧人戒色避免很多麻烦。”
“没有色那么就没有对象和婚姻,自然也不会因为对象的事情而烦恼。”
“为孩子的未来而担忧,各种交际而费心。”
“这对于修行来说十分必要。”
“因为清静无为才是悟道的前提条件。”
“所以,佛家才会这么规定。”
“他们当然也不可能要求世俗之人都戒色。”
“那么人都没有了,他们佛家的传承就断了。”
“这还有什么用啊!”
“所以说,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就可以得出这条清规戒律只是对僧人要求,而不是对世俗之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