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离开(第2 / 3页)
于母亲,于自己也算是一种心里慰籍吧!
这种氛围是感性登台表演的重要条件。
回忆往事,贪婪情感,悲痛逝去,纪念温情。
这一切的失去,都想在记忆中寻找曾经的拥有。
或许回忆才是纪念亲人的最好方式。
母亲那笑意十足的脸庞浮现在李晨风的脑海中。
还有母亲假装生气的模样,也是挥之不去。
李晨风已经习惯有那么一个人,为自己整理衣领。
即便那个时候是分别,可是他依旧不会感到失落。
因为母亲的举动可以让李晨风幸福许久。
久而久之,他也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这种方式。
可是母亲的离去,让他感到彷徨和无助。
这不仅仅是失去母亲那么简单。
还失去了他感性的源泉,母爱才是情感最好的传承。
李晨风想起了曾经在悟道大学学习过的内容。
灵魂有两体,一为感性,二为理性。
动物属性产生感性,社会属性产生理性。
而人从出生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
细说就是卵子是感性的传播者,而精子是理性的传播者。
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各占一半。
而随后混合体在母体中生活十个多月,两者比例又会改变,感性占百分九十九,而理性只占百分之一。
人出生后,理性不断的增加,而感性在不断的减少。
男人的理性可以达到六成,而女人的理性一般来说可以达到四成。
当然还有一部分个别现象,超出了这个规律。
但那是毕竟只是少数而已。
第二天,两父子早早地找来木材。
他们准备将天水的遗体火化了。
或许带着她的骨灰盒才更让人安心。
毕竟他们走到哪里,都能够带着她的残留物,一同出行。
若是下葬土埋,会影响到资源的占用的。
一个人死了埋着可行,但是那么多人,那么多代人都要土埋,怕是会将这个世界变成坟墓啊!
再说了,李青山还可以陪着媳妇的骨灰,说说话,聊聊天。
即便没有人听,只有人说,于李青山心中就是一种慰籍,更是一种幸福。
李青山为天水穿好了衣裳,李晨风则为母亲洗了脸。
随后两人便将遗体抬到了木材上面。
即便这段路不长,可却是异常的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