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无奈的现实,极为残忍(第1 / 3页)
饭后。
十一点四十左右。
潘闲在白姨的带领下,来到杨澜家院门前。
这个时候村里实施工分制,吃的是大锅饭。
大锅饭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八年公社出现,与加速工业积累密切相关,之前人们的口粮是分到一家一户,***的时候口粮就由公社、生产队管理了。
工分一般按月累积,到了年底时凭着工分累积分粮分物等;因此工分对每一位社员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涉及每一位社员的衣食温饱。
所以,村里的白天是见不到什么人的,通常只有老人和年幼孩童,成年人和半大孩童,不是忙农活就是上学。
不过农事不忙的时候,中午都有一小时休息时间,这个时候会有人选择回家休息。
白姨就是挑了这个点,将潘闲领到杨家。
当然,登门礼品必不可少。
“老杨,老杨……”
“哎,来了。”
一名模样略显沧桑的妇人打开了院门,见白姨领着个小伙登门,好奇道:“白姐,怎么是您啊,这位是……?”
“四九城来的,我爱人的儿子,叫柱子,昨天来看他爸,顺便拖我说个媒。”白寡妇笑吟吟的说道:“杨嫂子,丫头在家吗?”
“丫头?”
杨嫂皱了皱眉,不解道:“白姐,我家丫头的事,你应该都清楚吧?”
白寡妇无奈道:“说了,柱子他说不在意。”
“……”
杨嫂愣愣的看向潘闲:“柱子,婶这么叫你可以吧?”
“可以可以。”潘闲连连点头。
“柱子,你真打算跟我家丫头相亲?”
不等潘闲开口回话,杨嫂便说道:“不如这样,我二女儿也有十七岁了,长得不赖,只比她姐姐差一点点,要不你们先见见?”
“婶婶,我马上就要过三十了,和你二女儿差着辈呢!”被潘闲附身的傻柱,比杨澜都大好几岁,这要带回一个十七八岁的农村姑娘,许大茂、贾张氏这些小人,准会怀疑他跑乡下拐少女犯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