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票房定格大展宏图(第3 / 5页)
但是这又何妨?
这也许才是更为真实的青春。
那时候,我们青春年少,天真烂漫,总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相信友谊爱情不会改变,一起许诺一直一直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但是当真的长大到足以告别青春时,才突然发现,原来长大只会让我们分离。
感谢顾导,以一己之力写出了《匆匆那年》、《同桌的你》这样的经典歌曲。
又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剧本,导演出了这部足以勾起我青春回忆的影片。
我已经开始期待,顾导的下一部作品了。”
这是如今最火的影评。
无数人在这篇影评下,将自己的青春过往给写了出来。
同样的。
还有无数的人,对顾楠感到了好奇。
他的身份太多样了。
词作家、曲作家、编剧、导演……
在这个创作者备受追捧的世界,顾楠的每一重身份,都取得了极为耀眼的开局。
他的有关信息,开始逐渐被扒出来。
魔都艺术大学导演系的普通学生。
在此之前的十多年间,并没有什么太过亮眼出彩的地方值得称道。
因为看到了校园里的海报,下定决心投稿《匆匆那年》歌曲。
紧接着。
便是电影拍摄。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
这个年轻人从寂寂无名,瞬间变得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