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推为明王(感谢读者老爷月票支持)(第2 / 3页)
王鼎斜视诸鹿山,眼神中鄙夷的杀气将诸鹿山吓得一个激灵。
“滚!”
王鼎笑骂道,这诸胖子不知哪来的幼女养成计划,还将自己的想法按在王鼎身上。
诸鹿山尴尬地腆着脸,晃悠着庞大的身躯离开。
“这诸胖子越来越喜欢猜测我的想法了,哪里来的古怪兴趣?”
王鼎望着诸鹿山滑稽的背影,摇头苦笑。
第二天一大早,王鼎就被侍女摇醒,这些人伺候着王鼎换上雍容华贵的龙袍,帮他梳理仪容。
王鼎看着镜子中神情疲惫的自己,还没来得及感叹多事催人老,就有一帮士兵闯了进来,将王鼎“送”到早就建立好的行宫。
所谓行宫也就是县衙换个门匾,王鼎和彭莹玉本来约好除非找到王大娘他们,不然不折腾这登基大典。
但起义军的发展过于凶猛,彭莹玉他们迫切地需要立一个牌子来鼓舞人心。
所以哪怕王鼎抗拒这事,也由不得他的意思来。
从古至今,有几位皇帝反反复复地折腾着登基大典?而且还是个屁点大的起义军?
王鼎坐在“龙椅”上,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心中觉得好笑。
流程曾经走过,王鼎驾轻就熟。
主事的还是国师彭莹玉,先是来个诰书,把老王家祖上夸了遍,接着是说什么奉天旨意,把王鼎歌颂一番,然后红巾军众人和黑山岭的山民对王鼎的歌功颂德,最后竟然一起推封王鼎为明王!国号改圣为明。
既然王鼎暂时不愿称帝,称王总是可以吧?
这下王鼎没有借口了,他推辞几次,演足戏码后,也就接受了。
彭莹玉等人还真怕王鼎在这大典上闹幺蛾子,庙堂上的斗争从来都是博弈,这一番称王立国也是各自退让的结果。
最大的问题解决后,就是各种官府机构的设立,早就商量好的统军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莲台省以及经久不衰的六部都没落下,最后是分封任命,还铸造铜印,以后当官下命令的书文全得盖印才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