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驳回批示(第4 / 5页)
上的自己跟个木偶似的。
不过这种大朝会,是中原王朝数千年来的传统了,大乾王朝自诩是正统的中原王朝,而且还讲究什么仁孝治国,复周礼,所以很多这种传统的礼仪但是不会轻易放弃变动的。
好在这种大朝会,往往一年下来也就那么一两次,影响也不大。
日常处理政务的朝会,还是小规模的例行朝会,至于日常工作,还是以每天的早会,例会,批阅折子为主。
由此可见,批阅折子是多么重要的事,而掌握了整理折子权限的军机处,实际权力其实也是非常庞大的,但是实权虽然大,但是楚行给予的限制也是非常大。
首先军机处里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这个权力的,真正参与折子整理工作的只有一等军机,掌院学士处长,副处长,随行军机这些人是没有这个权限的,而有十多个一等军机。
但凡是军机处的一等军机,也就是那些有权利参与折子整理权限的一等军机们,基本上都是楚行亲自挑选的,而且必须是孤臣,但凡是和外头的大臣有所联系的,基本都是不太可能成为一等军机的,而且被军统严格监视,一旦有任何的不轨举动,基本都完蛋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其实也很难彻底的保证不发生问题。
毕竟任何制度,都是有漏洞的,楚行所能够做的也只能是尽可能的完善制度,并严格控制而已。
要不然的话,他就只能是亲自批阅数以百计的折子了,而这是不可能的事,他就算一天什么都不干,都不可能批阅这么多折子。
把部分权利下风是必须的,但是要有控制的下风,让臣子们相互牵制。
这一套制度,自从楚行建立后,倒也是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至于以后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有可能,但是楚行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
不管是前明时代的内阁制度以及司礼监制度,又或者是满清的军机处制度,其实都有着诸多的缺陷。
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有真正完善,一点漏洞都没有的制度。
今天,楚行和往常一样审阅折子,先是处理了军务方面以及部分人事变动的折子后,就是看到了赵进的这份折子。
赵进的这份折子,虽然说的只是普通的政务,但是赵进是楚行这边挂着名号的人,基本上军机处里的军机们,都是知道,此人是简在帝心,他送上来的折子一般都会让楚行亲自审阅的。
除了赵进的个人因素外,也和这份折子的内容有关系,这说的是上海县的合并问题,而上海乃是目前大乾的第一大工商业城市,份量非常重,这种事自然也是需要楚行亲自处理的。
此外,值房的审阅意见和军机处工商科的审阅意见不一致,这也是军机处的一等军机们,把这份折子优先送给楚行审阅的缘故。
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让这份折子,在今天的数百份折子里,其优先序列列入了前十。
楚行拿起来,先是看了一遍折子上的详细内容,实际上折子的内容很简单,重点无非就是说把上海以及华亭和嘉定三县进行合并而已。
而值房的当值大臣,明确表示了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