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准备抗洪(第4 / 5页)
这些邮递司的邮递骑士们,从金陵城鱼贯而出,然后奔向各地,当然了,他们并不会说是一口气直接跑到山东,河南什么地方去。
他们往往是直接到了下一个驿站之后,就会把需要传递的信件交给接力的骑士,采用接力的方式不断的向前传递。
通过驿站体系向北方各地传递信息的同时,值房的值班大臣们,也是从各部门抽调了相关官员,然后组成了四个防洪抗洪督导组,分别奔赴河南、皖北、江北、山东四省道。
他们虽然不可能做到一天跑几百里,但是也是都快马加鞭,一路上将会换乘马车前进,速度不会太慢。
这,也是得益于大乾一直以来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比较大,一些小地方,偏远的地方不好说,但是在重要区域,比如说大城市之间,都是有比较完善的官道相连的。
大乾的官道,其基础自然是前明时代的官道,大乾的官道体系,是在前明的官道、驿道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新建。
而大乾的官道标
准,其实也不算高,首先对官道的宽度没有太大的要求,普通的宽度是两米,而部分重要官道宽度可以达到了四米。
这个道路的宽度也不是乱来的,而是有根据的,首先,普通官道,必须能够通行马车,而部分重要官道,必须能够同时通行两辆马车。
而大乾的马车规格,也基本是统一的,大乾早年也是没有制定过什么马车的规格,而是在统一战争期间,为了让军方的后勤马车更好维护,制定了统一标准,那就是双马并排拉动的马车,其轮距为一点四米。
随后,这个轮距的标准也是被应用到了所有的官方马车上。
而官方的带头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随后民间的马车也是逐步改为这个标准。
所以到了今天,除了特殊车辆外,大部分通行的双马拉动的马车,不管是两轮的还是四轮的,其轮距都是标准的一点四米,当然了,这仅局限于新建造车辆,如果是以前的车辆,轮距那就说不准了。
同时,大乾也没有强行规定说,所有马车的轮距就一定是要一点四米,这个一点四米,只是官府以及军方自己的单马以及双马并排拉动的马车轮距标准而已,实际上,官府以及军方都还有三马甚至四马并排的重型运输车辆以及炮车,其轮距可是大于一点四米,有极少数的车辆甚至都能够达到三四米的轮距呢。
对于轮距的标准,大乾并没有对民间进行强行的规定,理论上来说,你喜欢造多宽的马车都可以。
但是如今的马车,大部分也不是私人打造,很多都是马车公司,再不济也是马车作坊打造的,他们打造的马车都是有规格的,除非特殊需求,不然的话为了市场,他们造的马车也是和官方的马车一样,起轮距都是一米四。
毕竟马车造出来是用来用的,而且大部分还是需要跑在国道上的,你要是搞的太大,那可跑不了。
因此在这种影响下,实际上民间的马车,普遍也是使用的一米四的轮距。
如此也就造成了,大乾里的马车轮距,虽然各种都有,但是一米四却是属于一个大众标准。
不管是军方的大量马车,还是说民间里的货运双轮、四轮马车,又或者是有钱人使用的普通双轮乃至四轮马车,其轮距都是一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