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教育革新(第4 / 5页)
大乾王朝现在所办的师范学校,却是属于一个特例,因为只要入学前签订担任老师的契约,那么就可以免费入学,因此吸引了大量学生报考。
当然了,你有钱也可以自费,但是学费基本和上国子监大学持平,一年下来得一百多两银子!
毕竟当初大乾办师范学校,就不是为了培养官员,而是培养老师,你既然想要占用教育资源,然后不当老师还跑去当官,自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而钱给足了,学习成绩尚可,师范学校也是来者不拒!
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自费学生,他们的师范学校也开不下去啊!
之前的大乾各所预科学校,报考的学生还没有这么多,但是现在崇祯八年的会试结果出来后,师范学校出身的学生也能够有百分之十几的通过率后,就是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尤其是自费学生!
而自费学生多了,那么师范学校也就有资金招收更多的免费学生了,由此形成了一个良好循环。
会试刚结束呢,各所师范学校就是迎来了报考潮!
大量的学生,甭管是有钱学生还是贫寒子
弟,都是纷纷过来报考,很多考上了预科学校,但是因为成绩只是中游,无法拿到奖学金的贫寒子弟,都是纷纷选择报考师范,然后签订三年老师契约。
有钱学生的话,人家倒是不担心学费问题,但是很多人还是考不上预科学校啊,所以他们就会过来碰运气,上不了预科但是上师范那也是好的。
等上了师范,到时候直接参加会试,或者再去报考国子监大学或者金陵大学。
看到会试成功举办的奏折,楚行心情很不错,教育改革正在按照他制定的路线正在前进。
而现在并没有人知道,楚行准备是两步走,若干年后彻底实行现代的教育体系,至于科举制度,他却是不准备废除,而是准备改革为后世的公务员制度。
这两条路线,是齐头并进的,谁也离不开谁!
按照楚行的规划,现在是一年改一点,但是若干年后,就会彻底的施行公务员制度,把科举变成公务员考试,会试变成国考,乡试变成省考。
而各级学校也是广泛开办!
等到那个时候,整个大乾王朝才是真正建立起来完善的教育以及公务员制度,而这对于后续整个帝国的发展,好处是巨大的。
所以看罢会试结果,又是接到报告说各地学子踊跃报考各地师范的时候,楚行给礼部下达了最新的指示,迅速的扩大各地师范的招生规模,同时争取今年再开办若干所师范学校,增加师范学生的数量,作为大学教育的有力补充!
楚行的指示,礼部那边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怠慢的,同时考虑到目前北方那边还没有任何一所高等院校,甚至连预科都没有,所以礼部那边已经是筹办着,今年新开办的预科或者师范学校里,在北方省份也是准备几所。
楚行人还没有到金陵的时候,礼部内部的会议里,已经是确定了今年办学的大概目标,中小学就不说了,这个基本上是要求每个地方衙门都要筹办的,一县一小学,一府一中学,这是强制性的规定,而且因为都是从以前的县学、府学里改革而来,所以相当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