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大乾永不日落(第3 / 4页)
所以他咬了牙,然后道:“钱不够就节省一些,搞小一些,外面的商人不来投资,我们就动员本地士绅投资,我们潍县就搞这个工业区!”
“我们前期不把摊子铺的太大,先小规模的办,针对性的办,我们不是有一个一九渔业公司吗?完全可以先围绕着一九渔业公司,我们暂时只做渔业周边产业,先把我们的渔业做大做强!”
“圣主说过,各地方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扩展思路,以改善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
赵德龙想得很清楚,虽然其中有不小的风险,很容易导致资金投入打了水漂,从而成为同僚们的笑话,但是他知道,这就是他的机会!
不过他虽然打算搞工业区,但是却也没有说和其他地方那样,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的干,而且直接就是追逐现在的热门产业,比如纺织、生丝、机械、钢铁这些。
潍县小地方,自身没有什么特产资源,而且又不是交通要道,更没有多少的上级财政支持,潍县凭什么和那些大城市的工业区抢占投资?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往这些热门产业去想!
潍县有优势吗?其他的没有,但是他们有一个一九渔业公司,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个优势,利用一九渔业公司,他们完全可以在渔业上做大做强。
他们只是一个小县而已,只要在渔业上面做大做强,那么就足够了。
赵德龙做出了决定,潍县这边的工业区也是迅速被确定了下来,不用几天功夫,潍县工业区就是正式宣告成立了,就在距离海边码头不远的沿海地区,嗯,也可以说刚好就是在一九渔业公司的隔壁。
虽然说请求上级财政支持的报告已经是递了上去,但是赵德龙很清楚,顶多也就是能够得到莱州府少数财政支持,但是省级和中央级别的支持就别指望了,大头还是得靠潍县自己。
工业区的规模并不大,而且准备吸引的投资商也不是外地人,而是潍县本地的士绅,或者是莱州府内的士绅们。
对于外面的人而言,一九渔业公司兴许不算什么,但是在潍县,在莱州府,一九渔业公司却是很出名的,潍县工业区打着给一九渔业公司做配套服务,发展渔业的招牌,去吸引那些商人们投资,效果还是有一些的。
对于当地人而言,一九渔业公司就是赚钱的典型代表了,如今有机会跟一九渔业公司扯上关系甚至进行合作,他们也是觉得有前途,不少本地商人已经是答应等工业区搞好以后,就去工业区里开工厂,规模都不大,几十人,百来人的那种,但是对于潍县工业区而言,这已经是不算小了。
所以虽然困难很大,但是潍县工业区还是进入了正式筹建阶段。
潍县工业区的出现和发展,也算得上是目前大乾王朝地方上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了,现在大乾王朝的不少省份,因为远离战争,重心基本上已经是放在了稳定、教化、民生这三大方面来了,其中发展地方经济是每个地方衙门的一把手们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只不过每个地方走的路子可能不一样,土地肥沃的,搞开荒,搞农业;有矿产资源的搞矿山;有交通资源的搞贸易,各种条件都更加优越的,直接搞工业!
就算是扬州这座因为盐商而繁华,但是又因为迁都和盐商的衰落而迅速没落的城市,也是在寻找着自己的经济转型之路,搞贸易,搞内河运输等等。
时间进入崇祯七年秋天后,随着北伐的成功,虽然说西南以及辽东、西北三大地区都还没有拿下,各地依旧还有总数二三十万的明军和救民军作战着,但是整体上而言,战争却已经不
是大乾腹地的主旋律了,发展才是主旋律。
楚行自己的工作状态的变化,就是能够深刻的体现这一点,这段时间他忙的事,基本都是各种内政事务,而军事方面的事务却是比较少了。
不过,虽然军事上的事虽然忙的少,但不代表也没有了!
九月下旬,楚行就是正式召开了御前水师战略发展会议,这一次的会议议题非常的明确,那就是讨论并确定大乾水师未来三年乃至五年内的发展规划。
如今大乾王朝已经是统治了大部分的沿海地区,只有辽东半岛地区还没有纳入掌控之中了,但是那个地方的明军水师力量基本为零,水师凭借现在的实力那是绝对的来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