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大乾永不日落(第2 / 4页)
人们活得下去,乃至生活的更好了,自然不会有事没事就进山当土匪,玩造反,毕竟能好好的活着,谁也不愿意去冒险造反啊。
因此,发展民生经济,其实也是有维持地方稳定的作用!
而其中一个提议让赵德龙很感兴趣,那就是效仿那些商贸大城市,在咱们潍县也搞一个工业区?
搞工业区?这个想法不得不说,很大胆!
谁都知道工业区好,但是真正敢搞的,或者说能够搞起来的却是没多少城市!
目前搞工业区,搞的最好的自然就是五大通商港口了,然后还有其他次一级,但是有工商基础等各种优势的城市。
比较大型的工业区,其实没多少,也就那么十几个而已,全都是在大城市里。
而中小型的就多了,因为大乾王朝对工业区这种东西,基本上是保持鼓励态度,地上上有实力,有信心,甚至都不用经过申报,你自己就可以搞了。
当然了,你想要获得上级财政的补贴就别指望了。
但是,从来都没有单纯的某个县自己搞工业区的,基本上都是府级衙门主导,甚至省/道级衙门主导的。
哪怕是上海县这个通商港口,虽然上海工业区就在上海县城的城郊,但是这个工业区可不是上海县的县令带和一票上海县的地方官员搞的,甚至都不是松江府、江南道的衙门负责的,那是内阁那边直接主导建立的。
巨额的投资超过半数都是中央财政出的钱,江南道财政负责了剩下的一部分,松江府财政又负责了一部分,上海县财政,人家就只出了一小部分而已。
潍县也搞工业区,能够得到上级财政的支持吗?兴许莱州府财政能够支持一二,但是省级财政别指望了,中央就更别指望了。
临了,能够挤出那么
两三万两银子就撑破天了,这些银子不仅仅要用来平整地形,修建道路,扩建港口,修建基本的厂房,甚至都还要挤出钱来进行税收补贴。
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随着大乾王朝的几个工业区大获成功,尤其是广州工业区,上海工业区的火爆,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不少想要出政绩的官员都是想要在自己的辖区里搞一个工业区。
但是除了几个特殊的城市外,其他地方想要开工业区难度非常大,上级的财政有限,肯定是会优先支持那些有潜力,而且是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办工业区,而单单靠地方自己搞,难度相当大。
如果办工业区这么容易,其他地方早办了,弄一快地皮,挂个牌子就说是工业区,随便什么地方都能做到,但是工业区搞起来了,有企业进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自身没有资源,交通等优势,又没有各种便利,人家商人犯得着来你这投资建厂吗?人家钱多的没处花啊!
花费了地上的宝贵财政资金,但是最后却是没有什么企业进驻,那么这可就不是政绩了,而是丑闻了。
赵德龙考虑了许久,办工业区的得失他是很清楚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如果想要打一个翻身仗,就必须大干一场!
他可不想一辈子就在低级官员里打转,现在的一九渔业公司所提供的税收,就是他升官加爵的机会,趁着这个机会,一定要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