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欣欣向荣(第2 / 5页)
大救民军械,已经是差不多通行东亚了,让几家兵工厂赚钱赚到手软!
反正钢刀这种冷兵器也影响不了战局,而且通过出售钢刀还能赚取大量的利润,所以大乾王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甚至都是想着,是不是干脆也把板甲出口算了,大乾王朝都是用机械大规模生产板甲,成本不高,在大乾王朝内部,即便是已经加上了兵工厂的利润,一套普通士兵所装备的胸甲的采购价也不过七两到十两银子之间,每个兵工厂各有不同,但是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一套半身甲,则是需要二十两银子,这个价格大体上比以往的铁甲成本还要更低。
全身甲的话则是要贵许多,大体需要四十五两银子左右。
上述价格,并不是兵工厂的成本价,而是军方的采购价,也就是说,实际上成本价更低。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大乾救民军里的全身甲,并不是西方的那种装饰华丽的骑士盔甲,也不是手工打造,而是纯机械生产,没有任何一点艺术感,甚至很多时候如果士兵的体型不够标准,都找不到适合尺码的盔甲穿。
军官们的盔甲,则是可以使用军方配给的制式盔甲,但是也可以自行定制购买,而这种量身定制的盔甲,价格就不好说了,贵几倍很正常,甚至贵几十倍都是有可能的,那已经不是制式武器的范畴,而是属于艺术品的范畴了。
那些批量机械生产的盔甲,成本低,但是不代表卖出去的价格也低啊,曾经有来自南洋小国的海商,看到板甲后一心想要求购,还尝试出一百两每套的价格从苏州兵工厂购入十套半身甲,吓的苏
州兵工厂的负责人都是腿软了!
但是这项交易却是没有通过商部的审核,原因很简单,板甲和枪炮一样,是属于禁制出口的物资,为啥禁制出口?因为产量有限,大乾救民军自己都不够用!
大乾自己都在打仗呢,而且产量就这么点,这要是出口了自己都不够用了。
不过总体来说,大乾王朝如今的工商业氛围还是相当良好的,不仅仅海贸开始发展,就连陆地上,也是和明王朝那边的商人做生意呢!
要不然你以为江南的士绅们是怎么用上香皂的!
还不是通过这些海商们贩卖过去的。
还有前段时间大乾缺粮,也是通过沈雀的走私渠道从明王朝的辖区里搞到了一大批的粮食!
沈雀最近两年的生意是越做越大啊,虽然沈家名声不显,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过沈家,沈家也没有一家完整的大型商行,但是人家每年赚钱赚到手抽筋啊!
沈家从来都不是普通商人,严格上来说,沈家是一个走私贸易商,而且还开辟了海外殖民地,在南洋做土霸王的那种。
而且沈家还不忘本,一直孜孜不倦的把明王朝的货物运到大乾王朝来,再把大乾王朝的货物运输到明王朝去,两端的收购以及贩卖,其实都是下游商人工作的事。
根据户部那边的摸底,沈雀的走私商业渠道除了遍布大乾内部,还遍布明王朝的统治区。